《乳娘》进京归来再巡演 用山东舞蹈讲述一段峥嵘历史

山东商报
2019-03-27 17:37:27

3月27日、28日,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济南市歌舞剧院等单位创作推出的舞剧《乳娘》于省会大剧院上演。据了解,该舞剧从去年6月底在济南首演,今年二月底进京演出,还原了革命战争年代历史,同时再现乳娘这一英雄群体,效果非常。27日,记者采访《乳娘》导演傅小青,讲述舞剧背后的历史和英雄,呈现舞剧与红色历史的精彩“碰撞”。

还原历史,再现哺育情

民族舞剧《乳娘》的故事背景是,在胶东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八路军战士们不得不抛下亲生骨肉奔赴前线,胶东“乳娘”在极端艰苦的抗战时期用心血哺育前线子弟兵后代和烈士遗孤的故事,呈现出一段可歌可泣的胶东革命历史。《乳娘》以山东民间舞蹈元素、山东三大秧歌为基础语汇,讲述了以《生》《离》《死》《别》为主要组成部分,塑造了一群伟大女性和人间大爱。

据了解,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因为乳娘们都是秘密抚养乳儿,所以乳娘的感人事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湮没”在乡间。“很多人将乳娘当做是沂蒙山红嫂,实际上,这是不同的两个群体。我们采风时被乳娘的故事所感动,认为非常有必要让社会和外界知道胶东的三百多位乳娘,将这段大家不熟悉的历史还原出来。”该剧总导演傅小青表示。

通过采风,民族舞剧《乳娘》撷取乳娘身上的闪光点,聚集在舞剧中的乳娘身上。傅小青介绍,舞剧中乳娘的故事每一个都是有原型和有事实可依的。剧中,乳娘为了八路军的孩子放弃自己的亲生孩子,充满童趣的舞蹈、清脆悠扬的音乐与悲情激愤的民族音乐产生巨大的对比,让观众沉浸在乳娘的故事和情感中。

“这是一个群体现象。300多名乳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哺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无一人夭折。革命胜利后把自己用乳汁养大的孩子无偿返还给她们的亲生爹娘,不求任何回报,直至终老。”傅小青说。骨肉情、养育恩,家庭伦理、革命大义让观众动容。

舞剧《乳娘》展现民族的成长过程和苦难历史,同时也呈现出革命时代的女性力量和奉献精神。“这些事堙没乡间,鲜有人知的乳娘事迹,通过舞剧,再现了胶东乳娘冒着生命危险哺育前线子弟兵后代和烈士遗孤的感人事迹,再现一段峥嵘岁月史,一群乳娘哺育情,希望乳娘精神能感动、激励更多人!” 有观众在观看演出后表示。

融合传统与现代,用舞蹈叙事

去年3月初,演员正式排练《乳娘》,6月于山东省会大剧院首演。二稿修改后于9月参加山东省第十一届文化艺术节,三稿修改后于2019年2月进京演出。至今,《乳娘》已在国家大剧院、清华大学等地演出12场。

“我们在表现形式上,把《乳娘》变成更加符合舞蹈、舞剧形式的修改和打磨。这种形式有利于人物的刻画,同时也让剧情更有故事性。比如,我们将原来的序幕和尾声融到第一幕当中,让剧情更加紧凑,连贯。”傅小青表示。据了解,《乳娘》三稿修改后,三人舞“母子相认”中,通过平台的两头翘起,来表达内心情感世界的“天平失衡”和不舍离别等。

值得注意的是,舞蹈很抽象,故事很具象。将故事与舞蹈结合到《乳娘》中,是一种怎样的“碰撞”呢?“舞剧长于抒情,拙于叙事,按照常理来说,‘叙事’不是舞蹈的强项。可我选择以叙事为主的舞剧,将短板转换成优势,可能会出现与众不同的感觉。同时,《乳娘》题材是一个以女性为主的舞剧,能够很好地发挥舞蹈表现力和抒情的长处。根据舞蹈的表达方式,把故事情节加入进去,叙事短板以叙事舞剧来填补,让舞剧《乳娘》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傅小青说。

“两个大平台作为两个空间,将人的生离死别剥离开而营造出空间的变幻、人物和情节的发展。这不是传统的表现手法,而是现代意识的一种表现,非常简练,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傅小青说,叙事抒情兼具,同时又具有现代感的舞剧《乳娘》让观众,尤其是青年群体更好地接受,进入舞剧所呈现的历史,感受乳娘群体的故事中。

据悉,舞剧《乳娘》在省会大剧院演出后将陆续在省内外高校进行巡演。“目前,我们已经接到山东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校区)、大连理工大学等学院的演出邀请。”傅小青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焦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编辑 朱德蒙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