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医线|重返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山大二院首批医疗队员的前线日记

经过一周休整,山东省首批援湖北医疗队重症救治组60名医护人员重返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山大二院第一批医疗队员、重症医学科医生张鲁发回了他的前线日记。

昨晚是休整六天以后再一次步入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第一个夜班,连续无休的工作忽然休整让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放松。再次踏上岗位,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现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ICU病房还是11个病人,值班还是原来的6小时,但是医生多了,原来12个医生,现在第十一批加入第一批重症组,共有25个医生。现在重症分为7个组,每组3人,每班6小时,按计划每个周能休息两天。
作为山东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成员,大年初一踏上征程在这里工作转眼一个多月了,连续无休班的工作确实让我们疲惫异常,我们迎来了为期6天的休整。
回顾这一个月的经历,感觉历历在目。
记得刚来时心中忐忑,但斗志昂扬;
培训的紧张与认真;
面对还未完工的医院时的迷茫,筹备中的忙碌;
在这里,我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个个志愿者的身影让人感动;
3天,见证了从几乎一无所有到ICU病房建成并成功收治患者的奇迹;
一月二十九日凌晨战斗终于打响了!
首战是场攻坚战,一夜收了六名危重患者。10个小时防护服下的战斗对身体和意志是个考验,但我们斗志昂扬。重重防护迟缓不了我们的行动,更阻隔不了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
在这首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就让我深深体会到党员的风采,一声声“我是党员,让我来”让我热血沸腾!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于一月三十日庄严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郑重的向党组织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虽然还不是党员,但一切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患者需要抢救了,气管插管,让我来!一个小时不间断地按压让所有抢救者都疲惫不堪,都感觉到了汗水的冰冷。电话那头家属的一句“谢谢”让我们眼睛湿润,支撑起疲惫的身躯,驱散了汗水的冰冷。

我们一直无休的战斗着,我们职责所在!
11床血压低,需要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血小板很低,凝血差,我们没有超声,但需要一针见血!“让我来吧!”透过雾蒙蒙的眼镜、防护镜、防护面屏,戴着3层手套,我仔细摸着患者血管微弱的搏动,确定了再确定,终于一针见血!这时才发觉全身冰冷,已被汗水湿透,护目镜上凝结的水也流到了脸上。
转眼半月已过,穿着防护服迎来了元宵节,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在这里我看到了深深的压痕,看到了劳累的虚脱,看到了咽下自己呕吐物时的泪水……而我看到更多的是医护人员同患者的一起坚持,更多的是患者走出病房时的喜悦与感激,更多的是我们看不到但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患者的病情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每一个病例我们都组织讨论,我们插管,置管,做血液滤过,俯卧位通气,康复锻炼,我们尽己所能,一切为了患者早日康复!
在这里感人的事时刻发生着,我们感动着别人,也被感动着!
我们身躯疲惫,但我们心志更坚,休整后我们将以更好的状态再次投入战斗,胜利的曙光终将到来!
张鲁 3月3日 写于黄冈
通讯员 王厚江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编辑 孙淼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