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推进与夏津县乡村振兴全面合作
5月21日,德州学院与夏津县人民政府举行乡村振兴合作签约仪式。党委书记车滨,夏津县县委书记才玉璞,夏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高善玉,德州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金利,党委委员、副校长李永平,党委委员、组织部(统战部)部长杨恩红,夏津县县委副书记李超,副县长任桂英,夏津县组织部、郑保屯镇、白马湖镇、夏津新希望六和农牧有限公司、发达面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德百温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德州学院省派夏津县“四进”工作组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博士代表等参加活动。
德州学院与夏津县领导分别为党员教育实践基地、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和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基地揭牌。
签约仪式上,车滨介绍了德州学院的发展情况。他强调,要充分利用新建的党员教育实践基地,为广大党员干部打造一个接受教育、深入实践的平台;“第一书记”和“四进”工作组要做好桥梁纽带作用,及时传递信息,提供精准服务,定向帮扶,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充分发挥博士工作站作用,完善驻站工作和联合攻关工作机制,打造好“本土专家、贴身服务”的特色品牌;要瞄准夏津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需求、重点领域、突破方向,积极搭建平台,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进一步建立长期合作联系机制,打造德州学院服务德州工作的先行区。
夏津县委书记才玉璞强调,夏津县委、县政府将全力以赴为校企合作与发展“牵线搭桥”,千方百计做好“对接”、“承接”两篇文章,以此次签约活动为契机,将双方合作推向一个新高度,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创造一个新典范,将夏津打造成德州学院教学科研的“后花园”、成果转化的“试验田”。
按照双方“乡村振兴”合作协议和“校企对接全面合作协议”约定,德州学院将依托乡村振兴研究院、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食品研究基地)、山东省农技人员培训基地、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实验检测中心、信息管理学院、资源环境与规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围绕产学研合作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互联网+”现代农业、开展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助农服务团队建设工程、建设乡村文化旅游基地七大重点任务,开展技术咨询与科技支撑服务,推动夏津县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围绕夏津县产业特色,校地、校企合作开展产业振兴、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课题开展智库和新技术研究,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开展“送智下乡”活动,在白马湖镇建立博士工作站,推动科技进村、入户、到田。开展“博士、教授进企业行动”,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帮扶。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训,落实对口帮包、联系帮带、干部驻村等工作。共建大学生就业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引导人才向夏津县流动、在一线成长成才。建设乡村文化旅游基地、“德州学院外国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基地”,服务夏津县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扩大夏津县的影响力。
签约仪式后,车滨带领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家20余人,就乡村产业振兴、“四进”工作等面临的实际问题深入调研、商讨解决办法。
在山东朝阳轴承有限公司,德州学院2010级校友、副总经理吴勃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车滨在调研了高精轴承生产线后,围绕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
在西关村贫困户代桂兰家,车滨与她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家庭收入、身体状况等情况。他说,“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各级党组织和扶贫帮包单位也正在全力推进,希望你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坚定信心,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生活会越来越好。”
近年来,德州学院不断深化与夏津县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合作,打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典范。自2013年以来,学校先后选派4批第一书记到夏津工作,在脱贫攻坚、产业振兴、民生改善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2018年1月,双方达成全面合作协议,共建了1个联合实验室,3个“科教实训基地”;在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支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2020年向夏津县派驻“四进”工作组,帮助夏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架起了校地合作的“桥梁”。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王志恒
通讯员 马晓敏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编辑 于大龙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