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茶社,见证曲艺风云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
2020-01-08 11:36:06

中国的相声有三大码头,分别为北京、天津和济南。而济南相声艺术的发展则绕不过“晨光茶社”。

1943年,著名相声表演大师孙少林与其恩师李寿增在大观园创办了晨光茶社,当时名誉全国的相声演员,如马三立、刘宝瑞、王长友、郭全宝、白全福等曾去演出,与此同时,晨光茶社相声大会还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相声演员,如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赵振铎、李伯祥、孙少臣、赵文启、李金斗……时光荏苒,从1943年到1966年,晨光茶社撑起了济南曲艺的半边天,也成为济南曲艺辉煌时代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开创济南曲艺辉煌

1943年,孙少林与其师父李寿增将晨光茶社开在大观园商场东门内,成为济南一处专门的曲艺表演场所。

孙少林,1923年出生在天津,酷爱相声艺术,9岁时拜相声名家李寿增为师;12岁登台演出,颇有观众缘;18岁应济南青莲阁之邀跟随师父来济献艺;20岁联合师父开办名震江湖的“晨光茶社”。此时的孙少林已经是名震一时的相声名家,说学逗唱样样精通,表演豪迈奔放又收放自如。比如,相声段子《汾河湾》,孙少林在演出时串入了“趟马”的武功,翻着跟头出场,这在当时的相声演员中独树一帜。

当时,全国相声界有“南张、北侯、中少林”之说,“中少林”即指孙少林。孙少林联合相声界的名流,轮流在晨光茶社演出,轰动整个济南府。

“父亲的表演风格火爆不失儒雅。能掌握如此多的技能,不仅仅靠悟性,还要向其他姊妹艺术学习。单就向京剧名家取经,就不计其数。”孙少林之子、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晨光茶社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孙小林回忆。

孙少林对于茶社发展、艺人管理也有独到之处。“父亲的管理以为人处事放台前,业务能力是第一,德艺双馨才能成为真正的晨光人。记得小时候,经常有‘关系户’来求职,不过经过几天试场,最后还是没有留下来。从管理角度讲,必须要用业务能力来应对市场。”

晨光茶社也为来往于济南的优秀相声演员提供了良好的表演和创作平台,造就了后来晨光“十六英豪四四将”,可谓是相声界的“象牙塔”。孙小林告诉记者,十六英豪分别为四老将、四大将、四棍将、四小将。四老将是高德明、于俊波、李寿增、高桂清;四大将为孙少林、袁佩楼、王长友、连笑昆;四棍将为王凤山、孙星海、郭宝珊、赵文启;四小将为孙少臣、赵振铎、于春藻、王文元,以及小神童李伯祥。

门庭若市,一票难求

“晨光茶社”的名字是李寿增所起,与当时北京著名的启明茶社遥相呼应。

1939年,相声演员常连安在北京开设启明茶社”,邀集了当时大名鼎鼎的相声演员张寿臣、赵蔼如、常宝琨等人参加,颇受群众欢迎。而晨光茶社开业之前,孙少林曾到北京、天津邀请著名演员前来演出,如张寿臣、马三立、刘广文、高桂清、高少亭、冯立章、冯立铎、李伯祥等名家。如此,晨光便汇聚了一支艺术造诣高、风格多样、表演实力雄厚的演出队伍。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相声艺术风格为含而不露的幽默,天津相声艺术风格为明快炽烈的热闹,济南的晨光茶社地处南北要冲,集聚京津济风格,形成幽默明快结合的艺术特色,演出盛景可与北京启明茶社相媲美。

孙小林告诉记者,晨光茶社班底人数平均在20人,几乎每周都有几位甚至十几位来自北京、天津、沈阳、武汉等地的演员来济南晨光茶社走码头,强大的演出阵容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看演出。

当时的晨光茶社演出以对口相声为主,掺杂着单口相声、三人相声、快板、数来宝、太平歌词、双簧等类型。演员们各显其能,相声段子明朗、含蓄、深沉,风格迥异,笑果非同一般。孙小林说,演员进了园子就一天不停地演出。为了让演员中午休息好,保证下午晚上的演出,中午特别设置了两个小时的评书时间,即便这样,评书场观众也是络绎不绝。

晨光茶社的收费方式也与众不同,观众从入口进时,领一张盖有进入时间的纸条,从出口出时看表计时收费。门外经常排起几十米的长队,挨号入场,可以说是一票难求。这也形成了“特别的”控场方式——“提闸放水”。“当年轻演员上台后,观众看着不好就不看了,出去一批,如此便可以让后边排队的观众进来看演出,放进来一批。后来老观众知道这个方法了,便不走了。也正是那时,晨光茶社真正培养了一大批观众,现在叫‘铁粉儿’。”

正如,“北京学艺,天津练活儿,济南踢门槛儿”,艺人想要在曲艺界立足,必须要在济南演出获得成功,而场场爆满、名家荟萃的晨光茶社便是艺人们在济南踢门槛儿的“擂台”。

是金字招牌,也是精神支柱

遗憾的是,因各种原因,晨光茶社也历经了兴衰起伏,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晨光茶社宣布停业。直到40年后的2006年,大观园晨光茶社才重新开业,当年的创办人、“四大将”之一孙少林的儿子孙小林带领徒弟、演员们在这里免费演出。

孙小林在济南市曲艺团工作几十年,认真完成各项演出任务,多次获奖。退休后,精心研究相声艺术,专心培养徒弟,向社会各界输送了几十位曲艺人才。同时,孙小林还将晨光茶社打造成“文明单位”“城市名片”。2007年,晨光相声大会被评为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被列入济南十二五计划打造的大众休闲曲艺品牌之一......从2006年到2016年,孙小林带领晨光茶社十年免费演出,他们之所以坚守相声阵地是对相声的热爱,也是对城市艺术的坚守。

如今,孙小林仍旧坚持创作相声小段,每天更新原创相声小段,时至今日已经突破一千段,第十一部《百集相声小段》现已汇集成册。在他看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相声小段的垫话,瓢把儿,正活,底都要符合创作标准。

前段时间,孙小林登录《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累计发表五百五十段相声小段,获得观众关注。“这是年轻人的时代,我在相声大家庭里,要永远保持年轻。向姊妹艺术学习,向时代求得素材。将自己的相声小段作品上传网络也是义务为演员、爱好相声的朋友们提供素材,他们愿意拿去用,我也算没白下功夫。”孙小林说。

泉城沃土下滋养的一朵相声奇葩,铸就也见证了济南曲艺的辉煌,并成为这座城市永久的记忆。“晨光茶社现在不仅仅是金字招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支柱。当年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演出氛围,对现在相声剧场发展仍然有指导作用。”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焦腾 编辑/朱德蒙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