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作品大赛优秀作品展首展即将开幕!


由中央美术学院与山东鲁信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作品大赛优秀作品展首展”即将在泉城济南隆重开幕!
邀请函
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作品大赛
优秀作品展
2020年10月3日
星期六
上午09:00
展期:10月3日—10月19日
09:00-17:0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教育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路100号)

主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山东省鲁信公益基金会
承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山东鲁信文化传媒投资集团
协办单位:
泰山文化艺术品交易所
鲁信艺文(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
共青团中央美术学院委员会
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院
首席合作媒体: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
战略支持媒体:
山东商报 鲁网
注:请参展小朋友及家长凭大赛报名信息免领票入场,其他参观者请在入口处凭身份证领票入场,参观人数500人次/每日,额满为止。入场前请自觉配合测温安检。提倡参观者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或自行将车辆停放在周边停车场。

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教育中心:
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教育中心是由鲁信集团投资建设,中央美术学院直接进行教学管理的艺术教育综合体,位于大明湖路100号,国家5A级景区—大明湖风景区南侧,与明府城百花洲为邻,坐拥济南历史、经济核心位置。
综合体占地面积2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 平方米,先后被省委宣传部评为“2019年全省重点文化产业入库项目”,被省发改委、省新旧动能办评为“2020年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内有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教育中心名师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教育中心少儿美育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山东艺术教育中心信尚美术馆、信尚书店、艺术孵化空间及艺文主题餐厅六大业态。
以“高端艺术教育”与“人文知识推广”为核心定位,创建集艺术教育、文创孵化、艺术展览、阅读空间、公益演出、文化消费、产业投融资于一体的文化全产业链条,打造山东文化产业创新平台。
大赛并非竞技,成长从美育开始!
本届大赛自征稿以来,共计收到来自全国1万5千余件参赛作品,诸多作品真实反映出当下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也让组委会看到少年儿童在这个年龄段应该释放的天性或天赋。
大赛并非竞技,成长从美育开始!“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作品大赛”作为全公益少儿赛事,评选规避市场环境不良影响,真正体现了美育的目的。终评阶段,奖项设置上打破了统一的标准,取消单纯的划分等级,设定了十六项各具特色的主题大奖,充分体现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鼓励孩子的特长发挥和个性释放。同时,大赛组委会也希望通过本届大赛的举办,唤醒更多家庭对少儿美育的关注。在生活中,避免将成年人的功利思想强加给孩子,积极引导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挖掘,鼓励孩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保护并呵护好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让孩子始终葆有“爱美”之心,温暖健康的成长。
经过专家评审的评选及最终统计,第二届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作品大赛评选展览名单出炉:

本次展览,汇集16个奖项4-13岁各个年龄段孩子的作品,在这里你会发现意外之趣、稚拙之美,看到儿童是如何通过艺术的方式,观察、体会生活中的细节,用绘画表达他们与世界的关联的方式,成长。
观察生活类的作品比如“忙碌中的奶奶”、“面包是怎么来的”、“冰激凌是怎么来的”等等。

《忙碌中的奶奶》
水粉,56*44cm
解雨辰 10岁

《恒牙是怎么来的》
油画棒,40*55cm
施钰涵 7岁
而结合今年疫情期间的特殊生活经验,很多主题都是“病毒是怎么来的”、“爱是怎么来的?”,反应出了孩子们对于周围生活变化的理解;

《爱是怎么来的》
炭笔,38*27cm
邹南伊 6岁

《一起呼吸》
马克笔,43*55cm
程孟源 9岁
探索生命和身体的主题:“弟弟或者妹妹是怎么来的”、“我是怎么来的”、“死亡是怎么来的”、“臭臭是怎么来的”、“蛀牙是怎么来的”等等...

《弟弟或者妹妹是怎么来的》
水粉,56*44cm
解雨辰 10岁

《便便是怎么来的?》
39*54cm
武闻天 5岁
关注情绪的主题,比如“害怕是怎么来的”;

《影子恐惧》
丙烯颜料、油画布,40*50cm
余沐洋 11岁

《悲伤是怎么来的?》
铅笔,17*23cm
苏哲 11岁

《孤独是怎么来的?》
水粉,20*28cm
李彦莹 10岁
小朋友也通过绘画记录发展自己兴趣爱好:

《远行的勇气是怎么来的?》
水粉,56*44cm
路开麟 11岁
反应儿童性别差异以及想象力和角色扮演能力的主题,如“英雄是怎么来的”“城堡是怎么来的”“奥塔曼是怎么来的”“军事基地怎么来的”。

《战争是怎么来的?》
水彩笔,38*26cm
牛皓辰 8岁

《英雄是怎么来的》
水粉,44.6*29.8cm
支冠棋 6岁
在众多展览作品中,“最佳传统文化传承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此次大赛中涌现了一大批表达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活的作品,这一趋势体现了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关注到了本民族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并且以丰富的手法将其呈现出来。

《春萌》
水墨,46*34cm
王晨钰 8岁

《瓷器是怎么来的》
彩色铅笔,54*38cm
王雨馨 11岁
如此丰富的作品类型将带领成年人走进孩子的视界,本次展览突破常规美术作品展的展陈形式,突出儿童作品,以评委评语为导览,为前来观战的家长和孩子打造一个自由开放的观展体验,最棒的是在这个专业的艺术空间里,全部充满了孩子们的作品!
名师寄语节选

苏新平: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常委、
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
中国画院版画学院副院长
“在专业美术教育环境的要求下,规范化与模式化不可避免,然而这不能影响到儿童在这个年龄段应该释放的天性或天赋。”

姜东:
山东省鲁信投资控股集团公司
总经理助理、董事、工会主席
鲁信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
“从孩子们的作品与想法中,成人也能获得灵感。鲁信集团也将联合中央美术学院,将这个活动长久地举办下去。”

杨景芝: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名誉会长
曾任中国美协少儿艺委会秘书长
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
“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作品大赛”真正体现了教育的目的:并非为了功利地评判孩子们作品的好坏,而是重在关注儿童身心健康。”

乔晓光:
中央美术学院非遗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委会委员
国家义教课标修定美术组专家
“目前国家在义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在以往注重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对生活逻辑的重视,也就是说,孩子们不仅要学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对周边的生活、自然有所体会,这一点可以体现在此次获奖的作品中。”

陈强:
鲁信基金会秘书长
“从整体上看,今年的作品在选题上更加广泛和开阔,第二届《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作品大赛》更加侧重对孩子们真、善、美的挖掘,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刘芳: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儿童发展心理学硕士
北京学前教育协会融合教育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 如果我们想更好的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就更要保证幼儿有表达的权利,表达的方式和内容有自主性。要做到这点,就要秉承“孩子是有能力的学习者”这样的价值观,家长和老师都是支持者,真正相信孩子有表达的能力,将评价的权利交给孩子,而不是全部由外部来进行评价。”

冯海涛: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我们期待通过十年或更久的努力,与这一代孩子共同成长,以绘画畅通思想交流,以绘画关注有温度的生活,以绘画健全人格。”

冯杰: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绘画是保持和培养创造性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赛事的方式让大家更多的重视孩子自我天性的发展,保护好孩子们创造的小火花。”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编辑 傅晓燕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