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社科联 :深挖齐鲁文化内涵 创新打造文化育人新模式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王绪松 徐书东 通讯员 高恒昌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全面促进文化繁荣兴盛。近年来,齐鲁医药学院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挖掘呈现齐鲁文化、医药文化为抓手深入推进文化“两创”,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
结合学院特色——创作以齐鲁文化为主题的系列作品

4月11日,于晓东在“烧烤专列”上演唱《说淄博》

《鲁医之歌》MV封面

《鲁医,我不想走》MV封面

毕业典礼上学院学生合唱《鲁医之歌》
今年以来,学校党委书记作词的3部作品先后发布。《说淄博》,从姜太公建齐到中国第一所大学稷下学宫,从俚曲聊斋到焦裕禄故里,从淄博陶瓷到饮食文化,立体展示了淄博的厚重和多彩,向人们呈现了淄博灿烂的历史长河、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淄博人民当下的幸福生活;学校校歌《鲁医之歌》,校歌具有鲜明地域和行业特色,特别是将校训、校景和齐文化有机融为一体,彰显了时代精神与文化积淀,目前正参与全省“唱响未来”校歌MV大赛,网络推荐票数暂列全省高校第一名;毕业季歌曲《鲁医,我不想走》,用音乐和画面,展现鲁医学子受齐文化和医药文化的熏陶,终学到济世本领,毅然投入祖国医疗卫生事业。3部作品发布后,被学习强国山东平台、山东教育发布、文旅中国、齐点淄博等主流媒体转载发布。
发挥名人效应——举办“书香校园 厚学养德”系列活动

举办书法绘画艺术沙龙活动

邀请淄博市作家进校园作文学报告会
齐鲁医药学院充分发挥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育人中的作用,通过举办文学艺术沙龙、书法绘画、经典阅读、报告文学、诗歌朗诵、音乐舞蹈等系列活动,积极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邀请范杰、孙熙敏等淄博市著名书画家,宗利华、马累等著名作家到校,与师生面对面交流指导。文学艺术家们为师生上“文学艺术现场课”,通过自己努力的过程和生动典型的事例鼓励学子,并对鲁医学子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所学成果的运用提出殷切期望和美好祝福,很好地丰富了师 生课余生活,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依托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情景思政课”教学改革

赴焦裕禄纪念馆开展情景思政课

赴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开展情景思政课

赴焦裕禄纪念馆开展情景思政课
齐鲁医药学院充分依托和发挥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积极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开展“现场情景思政课”教学。“现场情景思政课”不同于以往,是将思政课堂置于现场情景,不是简单的参观学习,是选择有限的资源素材作为道具,教师既是讲解员,又是主持人;运用学生参与讲解、师生互动、场景渲染烘托、事件关联者出镜等多种有效形式,融入情景教学,学生感悟与收获更加深刻,真正使思政课“活”起来,实现了思政课内容入脑入心的效果。目前,学校将淄博市内的焦裕禄纪念馆、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王渔洋故居、管仲纪念馆4个教育基地作为教学点,组织全校师生400多人次参加了情景思政课。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