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登顶最高领奖台——记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智能制造工程技术项目冠军 昃向淋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
2023-09-29 22:28:31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王绪松 徐书东 通讯员  张玉芹 刘磐 吴梓菁  

2023年9月,昃向淋和队友高鹏代表山东省参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智能制造工程技术项目的比赛,迎战26个省市代表队52名高精尖选手,博士硕士技工同台竞技。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昃向淋和队友高鹏勇夺金牌,当他们登上冠军领奖台的时候,心潮澎湃,多年的征战之路历历在目。

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初心从未改变

2003年,年少青涩的昃向淋来到学院求学,立志学好一门技能,掌握一门技术。在校期间,他勤奋好学、苦练技能,在各项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为以后参加大赛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年磨练、十年成长,2013年昃向淋通过选拔成为了学院的一名教师,从此,开启了自己技能竞技、技能育人、技能传承的人生梦想。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如果不是透过窗户还能看到太阳和月亮,基本都忽略了时间的存在。”在追梦的路上,昃向淋克服各种困难,一直前行。因为家住博山,工作地在张店,两地相距50公里,为了提高训练质量,训练场地便成了昃向淋的第二个“家”,博山的家反而成了生活补给的“加油站”。备赛的那段时间,昃向淋累了躺下休息,睁眼就开始训练,有时来不及吃饭,就点外卖,请同事帮忙捎回来。

相互协作,其利断金

长时间的高度训练,昃向淋的身体出现严重问题。从7月底开始,消炎药、止疼药……一直常伴左右,痛风痛到十几天脚走不了路,是队友高鹏老师帮着买饭、买药,照顾“衣食起居”。在外出训练时,又一次出现脚疼,由于走路太困难,就近购买拐杖,一瘸一拐的在训练场地上洒着汗水,昃向淋说:“只要我还能操作电脑,就将训练坚持到底,为了梦想继续前行”。训练时,昃向淋坐在电脑前负责软件部分,设备操作由高鹏老师完成。他们相互配合、心领神会,技术技能水平发挥到了极致。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昃向淋和高鹏在2021年12月份举行的全国新职业技术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上获得智能制造工程技术项目第一名的成绩,同时也获得了进军国赛的“入场券”。

信心百倍,冲击国赛

昃向淋和队友高鹏带着技能梦,征战全国技能大赛,迎接最后时刻。比赛现场,并非一帆风顺,每个模块都是考验,考试给定的模型与自己训练时的不一样,设备故障无法正常运行,代码频发错误,这些意外情况,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但是,场下成百上千次的训练,让昃向淋早已具备机敏的随机应变能力,解决方案即刻便浮现在脑海中。

3天的激烈角逐,昃向淋和队友高鹏沉着冷静处理突发状况,互相配合完成每一项任务,全力以赴解决每一个问题。最终,他们在赛场上大放异彩,以总分86.1分的成绩,远超第二名20多分,获得全场第一,得到了全场选手和裁判的高度认可,展示了自己和队友亲密无间、高度默契的合作。 

闭幕式上,当主持人宣布智能制造工程技术项目金牌来自山东代表团的时候,那一刻,场下团队沸腾了。昃向淋和高鹏激动不已,终于站到了最高的领奖台上,同时也实现了学院国赛金牌零的突破。

常年的征战造就了他们永不言败的工匠精神,也成就了他们最后的成功。

昃向淋说,这块沉甸甸的奖牌背后,凝聚了无数技师学院师生们的默默奉献和辛勤付出。

路漫漫其修远兮,昃向淋说自己从不感到孤单,领导给予的厚望,互相扶持、并肩作战的队友,身后默默付出的技术团队,翘首期盼的亲人,让他坚定了自己的技能成才之路。这也是一束光,为昃向淋照亮前进的方向,让他得以披荆斩棘,跨越重重障碍。

择一业,终一生

“金牌,是10年追梦路的终点,同时也是昃向淋培养一代又一代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起点。”昃向淋说,十年的大赛之路,点点滴滴记录了自己的成长。

三尺讲台上,昃向淋是传技解惑、教书育人的辛勤园丁,技能赛场上,更是精益求精、拼搏奋进的技能健儿,他们用勤奋与努力实现了技能圆梦,描绘了精彩技能人生。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