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山东政法学院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探索

在数字化浪潮澎湃涌动之际,山东政法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近日,学校成功完成知识图谱数字化课程建设,以数字技术为课程注入全新活力,此举标志着山东政法学院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成功开辟出一条具有创新性的课程建设新路径,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注入了强劲动力。
政策激励,激发创新活力
课程专项,开启数字新篇。学校设立了数字课程专项,并投入专项资金支持数字课程的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300万元,支持了24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17门知识图谱数字化课程的建设。
教改专项,推动模式变革。学校出台了教改专项政策,重点支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近五年立项87门混合式课程,71项与混合式课程相关教改项目。多门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后,学生及格率达90%以上,17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混合式课程,部分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课程。
职称评审,倾斜数字成果。在职称评审中,学校将数字教育教学成果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对在数字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倾斜。不仅设置了直通车晋升渠道,同时还在职称评审赋分中提供充分保障,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数字教育创新的积极性。
协同推进,筑牢发展根基
基建先行,打造数字阵地。学校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建成多个数字化教学场所,如模拟法庭录播教室和法律案例分析3D教室,配备先进设备。校园网络实现了全面覆盖和高速稳定运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学课程的电子教材、案例库、法律法规数据库等丰富的数字资源,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
组织有序,保障教学运行。为确保数字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构建了有序的运行机制,设置线上课程管理员和学生助教。线上课程管理员会及时更新课程资料,确保法律法规的最新解读能第一时间呈现给学生,还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需求优化课程界面和功能,学生助教协助教师整理案例讨论的要点,帮助解答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收集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现有40名管理员和20名助教,保障了教学质量。
完善督导,确保教学质量。学校建立了完善的督导机制,实现了线下督导、线上督导和专项检查的全覆盖。线下督导深入课堂,了解教学实际情况;线上督导通过教学平台实时监控教学过程;专项检查则针对数字教育资源的质量、教学活动的组织等进行重点评估。仅在本学期,就开展线下督导169次,线上督导278次,专项检查3次,有效保障了数字教育的教学质量。
加强合作,拓宽发展视野
取经先进,提升课程品质。学校积极参加清华大学组织的《形势与政策》课,与顶尖高校进行交流与合作,借鉴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参与该课程,学校教师深刻领悟到了数字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并将所学经验应用到本校的思政课教学中,使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支持西部,促进教育公平。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监狱学》慕课西部行活动,与新疆政法学院通过线上连线的方式,成功举办了多场《监狱学》课程同步教学活动,为监狱学专业教育注入了新活力。接下来学校还要借助数字技术,开展与广西警察学院等更多西部学校的“慕课西行”活动,为促进教育公平做出更多贡献。
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素养。学校教发中心组织了各级各类培训活动,涵盖了数字化教学工具的应用、在线课程设计、教学数据分析等内容,全方位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近一年举办23场培训,2000余人次参与。通过这些培训,教师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推动数字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效显著,推广应用广泛
学生成长,彰显数字效能。通过数字教育的推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在线学习时长增加。在多项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如国家安全知识竞赛获多个奖项,网络安全技能大赛获团体三等奖,模拟法庭竞赛中运用数字工具表现出色。
教师提升,展现数字实力。教师在数字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发表的论文数量逐年显著增加。同时,10余位教师借助数字技术在省级教师创新大赛、青年教师比赛、教师基本功大赛等各类教学比赛中大放异彩。此外,教师申报的数字赋能相关的省级课题也逐年增长。近五年共获批省级教改课题20项,2项省级在线优秀教学案例。在课程建设方面成绩斐然,有7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混合式课程,24 门课程获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影响扩大,驱动数字发展。学校在数字教育领域的显著成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有力地驱动了数字教育的发展。与周边学校建立数字教育合作联盟,举办研讨会,媒体多次报道,推动了数字教育的发展。
山东政法学院教务处 王晓鹏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