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润“一河”间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
2024-12-26 18:01:15


  文化,宛如璀璨星辰,照亮国家与民族前行的道路。于城市而言,它不仅是精神风貌的灵动展现,更是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密码。

  济南市济阳区,依傍黄河之畔,60余公里的黄河岸线,奔腾不息的壮阔水流,孕育了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地处北纬37度黄金纬度线的济阳,仿若大自然钟爱的明珠,物产丰饶,特色美食宛如一首首味蕾的赞歌,令人回味无穷。

  作为济南北部新区,毗邻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更是全省唯一的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创新的活力在这里如泉涌般澎湃激荡。近年来,济阳紧紧围绕“一河一线一新区”这一独特的特色人文基因,积极投身文化建设的浪潮,以文化“两创”为神奇画笔,绘就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人文和谐治理、城市品质卓越提升的绚丽画卷。

  探寻文化根源,传颂济阳传奇

  时光回溯到2500多年前,至圣孔子踏上济阳这片土地,研修韶乐,留下了“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千古佳话。为纪念孔子闻韶而建的闻韶台,如同一座文化的灯塔,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北宋时期,曾巩、黄庭坚登临此台,挥毫留下“人仁为本”“千古一脉”的墨宝,宛如两颗璀璨星辰,镶嵌在济阳的文化苍穹。闻韶台,见证了济阳儒学文化的源远流长,犹如一座不朽的丰碑,承载着济阳人民对儒学文化的虔诚传承。如今,济阳正以坚定的步伐推进闻韶台复建工程,《千古一脉闻韶台》的编辑出版,更是为这座文化灯塔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下游夺济水入海,济阳自此与黄河相拥。济阳人在与黄河的漫长相处中,演绎着“与河为邻”“与河争斗”“与河相伴相生”的动人篇章,将儒学文化的智慧结晶融入黄河精神,孕育出“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伟大精神,如同熊熊火炬,照亮济阳在经济、文化、精神等领域不断前行的道路。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济阳这座正在崛起的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全国重要的沿黄区县,济阳积极践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全力推动携河发展、拥河发展、融合发展,精心打造出“济阳@黄河”这一闪耀的文化品牌。

  开展儒学与黄河文化研学行动,济阳与山东大学携手同行,深度合作,设立山东大学儒学与黄河文化研学基地。在这里,学子们如寻根问祖般深入解析黄河文化基因,让黄河文化如清泉般涵养城市发展的根脉。同时,济阳积极做强文化产业,全力推进“九曲黄河万里情”文旅项目,为济南北起战略增添绚丽色彩,实现济南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与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完美互动,奏响一曲激昂奋进的发展交响乐。

  以人为本,文化建设繁花似锦

  文化建设,如基石般支撑着社会发展的大厦,承载着民族的精神梦想与价值追求。济阳区在文化建设的征程中,积极探索,稳步前行,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举措和严格的实践标准,在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文化服务的贴心供给等方面收获了累累硕果。

  融合发展,经济文化共谱华章。济阳聚焦研学旅游,全力做大做强“品味四季 乐享济阳”文旅品牌。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工业+研学”“农业+研学”“文化+研学”等研学游活动400余场,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万余人次。

  年货节、啤酒音乐节、汽车展销会等各类活动精彩纷呈,如璀璨烟花,带动消费上亿元。首届半程马拉松赛更是如一颗燃烧的火种,点燃了城市的激情与活力,吸引了全国各地3000余名跑友驰骋赛场。“好味知济”农业嘉年华携手20余种本土特色农产品亮相北京,助力济阳农业焕发出蓬勃生机,释放出文商旅体农融合的“乘数效应”,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活化传承,创新发展齐头并进。近年来,济阳精准定位“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精心打造“济北手造”品牌,全力提升完善“济北手造展示体验中心”,形成完备的“市场销售网”,一条完整的展销产业链熠熠生辉。“济北手造”代表产品如璀璨明星,先后参展各大展会活动20余次,直接带动消费超百万元,如强力引擎,有力提升了济阳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在文化产业的浩瀚星空中闪耀出独特光芒。

  以人为本,文化服务润泽民心。济阳区积极推出各类文化活动,承办文旅部和省政府联合主办的“村晚・暖村”系列活动展演,精心组织全民阅读、戏曲进乡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如春风化雨,惠及群众达50余万人次。同时,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如阳光般向社区、乡村延伸,开设公益培训1000余场次,建设2处馆外流动服务点,如知识的灯塔,为基层群众送去宝贵的知识与技能。加快完善全区7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建设,建设水平均达到一级站及以上水平,进一步优化了城乡文化资源配置,让文化的光辉均匀洒落在每一寸土地。

  各类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服务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海,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

  规划领航,铸就文化新高地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济阳区以高瞻远瞩的眼光,着眼全局,精心规划,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勇担文化新使命,全力推动文化建设工作迈向新高度,精心打造济南北部文化发展的璀璨新高地。

  风俗之变,引领文明新风。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济阳精心搭建应用场景,在7个街镇60个村居开展美德积分评价试点项目,制定详细的美德积分赋分细则和美德积分金融转化工作方案,打造80余家积分兑换超市,发放1622.72万元美德积分贷款。同时,加大红白理事会培训督导力度,开展婚庆婚介殡葬机构联合检查专项行动,强化“小戏小剧”等特色宣传推介,“一拜一祭一碗汤”“四减三免”“集中治丧点”等创新经验做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文明理念如春风化雨,深入人心,引领社会新风尚。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有主题、有阐释、有场景,有组织、有人才、有服务,有成效、有品牌”3个维度8个有的工作思路,如智慧的灯塔,指引全区文化社区建设稳步前行。成功打造“善、德、锋、和、文”五大主题文化社区,初心医馆、鸿鹄学堂、邻里家宴等主题场景如温馨港湾,让广大居民在家门口尽享丰富文化生活,感受文化的温暖与力量。

  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广袤天地中,研学是一扇通向知识与成长的大门。推出12个精品研学基地,六大精品“一日游”研学路线,26个研学点位组成济阳区研学旅游联盟。借助联盟平台,实现各成员单位市场共享、品牌共创、价值共享、合作发展。今年年底,济阳研学工作再掀高潮,如激昂序曲,拉开2025年济阳研学旅游热潮的盛大序幕,为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济阳区在文化建设的道路上不断砥砺前行,让文化成为最坚实的软实力基石,在时代的浪潮中奏响激昂澎湃的文化强音,谱写一曲曲辉煌灿烂的文化乐章。(来源:济南宣传)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