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点名”!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给济南“出题”

1月20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省长周乃翔作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对2025年目标任务进行了部署。干货满满的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其中涉及重点项目、济南都市圈、济南起步区、营商环境等诸多方面的“济南元素”高频出现,“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迎来新机遇。
笔者粗略梳理发现,这次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或直接点名济南的内容多达三十处左右,充分体现了山东对济南发展的肯定与支持。
(一)关键词:消费
构建多层次特色化商圈体系
消费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着力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并明确了关于换新消费、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具体任务。
刚刚过去的2024年,济南消费市场“热辣滚烫”。全市积极开展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直接消费超180亿元。引进商业品牌首店110家,举办“泉城购”等促消费活动500余场、各类展会活动140余场。
消费新趋势里蕴藏着发展新机遇。今年,济南将加快激发消费潜能。比如,构建多层次特色化商圈体系,持续推进泉城路、上新街等商圈商街和专业市场的更新升级,加快山姆会员店、银泰百货、京东超级体验店等项目建设。精心策划“泉城购”2025济南消费季,全年举办促消费活动500场以上。发力夜间经济、餐饮经济,积极发展演艺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大力发展首发经济,新引进品牌店、旗舰店等100家以上。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新能源汽车、家居家电、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二)关键词:项目
抓实抓细项目谋划建设
项目建设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和“压舱石”。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其中围绕“项目”进行精准部署。比如,继续实施1500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推动3900多个项目投产达效、新增产值5000亿元左右。
2024年是济南的“项目深化年”,一批新项目改变着产业结构、增进了民生福祉。2025年被济南市委确定为“项目提升年”,这是济南市连续第3年将项目建设作为年度工作主题。济南明确,“必须坚定不移抓实抓细项目谋划建设,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认真落实‘四抓四提升’,加快形成龙头项目顶天立地、优质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以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效塑强竞争新优势。”
聚力推进“项目提升年”,2025年济南全面提升谋划建设质量、招商引资质效、要素保障水平。其中,聚焦国家所需、济南所能、未来所向,健全谋划储备项目库、落地实施项目库、在建项目库、后评价项目库“四库联通”体系,着力抓好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实施投资过百亿元项目12个、过十亿元项目183个。同时,出台新形势下推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差异化、精准化招商引资新模式。优化项目服务推进机制,加强全链条服务、全要素保障、全周期管理。

(三)关键词:基础设施
创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完善周边城市到济南机场枢纽快速通道”。“建强济南、青岛、临沂等综合交通枢纽,支持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建设,提速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
2024年,济南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济青高铁实现“公交化”开行、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东飞行区竣工验收等现实场景成为济南持续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生动缩影。
2025年,济南明确,把握城市发展需要,加快城市交通、水利设施、能源管网等领域强基础补短板。积极创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推进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加快凤凰黄河大桥南延等城市道路建设,推动轨道交通连线成网。同时,稳步实施78个“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泉水直饮工程新增覆盖人口35万人。
济南还将高标准建设“四港三区”枢纽新城,推进陆港型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抓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27个重点项目,加快董家铁路货运场站二期工程建设,完善国际陆港集疏运体系,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

(四)关键词:房地产
开辟“好房子”新赛道
房地产市场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着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建设更多高品质好小区、好房子”“争取将济南纳入国家城市更新行动范围”。
从济南来看,在落实中央和山东的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之外,济南还积极探索创新,在全国首创不动产自行处置“带封过户”、首创二手房“带押过户”。2024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以上。
2025年1月6日,济南就召开开年之后首场顶格会议——全市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工作推进会议。刚刚公布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今年将“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其中包括,实施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项目150个左右;采取举办房展会、发放消费券、支持房票安置等方式,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推进高品质住宅建设,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开辟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新赛道。

(五)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聚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2024年,济南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壮大。数据是最好的证明:完成工业投资项目超2000个,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189家、专精特新企业72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到2.94%。
2025年,济南将聚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巩固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比如,开展优质企业攀登倍增行动,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独角兽等优质企业1000家以上。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025年,济南将增强高水平创新策源能力,推动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创新发展,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济南空天信息省实验室。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将达到3%。
值得注意的是,济南是山东数字强省建设的龙头城市,也是全国唯一连续6年获得“中国领军智慧城市”称号的城市。如今,数字济南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提升”新阶段。2025年,济南将聚力深化数字赋能,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政府服务效能,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提高数字社会建设水平。

(六)关键词:民营经济
让民营企业家敢干敢闯敢投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民营经济发展支持机制改革。“让广大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创业、舒心发展”。
民营经济是济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之一。济南市连续2年举办高规格民营企业座谈会,打造“海右亲清会客厅”,助力民营经济更好发展。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全市民营经营主体达152.6万户,同比增长0.9%,占全市经营主体的98.6%。
2025年,济南将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出台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信心,让民营企业家敢干敢闯敢投。同时,推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新培育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1家、过五十亿元企业1家。健全民营企业融资支持体系,“济担-攀登贷”、“济担-科创贷”等政策性担保贷款规模达到80亿元以上。

(七)关键词:人才
打造高品质人才发展生态
人才是第一资源。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加快空天信息大学筹建”“让各类人才扎根齐鲁、尽展才华、实现价值”。
2024年,济南人才工作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全市新增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128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87.5万人,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
2025年,济南将聚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着力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其中,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新“高校20条”政策,全力推进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空天信息大学(筹)建设等。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要“打造高品质人才发展生态”。比如,高水平创建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动态优化人才政策“双30条”。深化“海右计划”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打造20家市级工匠学院,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达到35%以上等。

(八)关键词:营商环境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土壤。
近年来,济南持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连续两年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持续完善“1+20”行动方案,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打造“一件事”应用场景133个。济南连续4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中获得“一等”,连续3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获评2024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
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今年济南将对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打造“一网三平台”惠企服务体系,“即申即享”、“免申即享”政策事项覆盖率达到30%。建立政企联系“直通车”,擦亮“海右亲清会客厅”品牌,及时有效为企业纾困解难。
(九)关键词: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以更大担当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实施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对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至关重要。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改革。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集成改革行动,提速构建沿黄陆海大通道。
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近年来,济南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十大行动,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同时,济南不断加强与郑州、西安等沿黄城市对接合作,布局建设了黄河流域技术转移中心,牵头成立了黄河流域信用联盟等20余个联盟。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入挖掘泉水文化、名士文化、黄河文化等内涵”“全力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推进黄河流域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透过一系列安排部署,可以看到济南在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省会担当。

(十)关键词:济南都市圈
两圈联动提升区域联通力
都市圈是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和强大引擎,也是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平台。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机制”。
济南都市圈作为国家级都市圈之一,赋予了济南在国家层面引领区域发展的重大使命。2024年初,山东省政府正式印发《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2024—2030年)》,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过去一年,济南都市圈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发展加快推进,40项重点工作任务、135个重点项目协同推进,都市圈环线北环段建成通车,161项通办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聚焦建设现代化济南都市圈,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济滨高铁、济枣高铁建设,争取德商高铁、莱临高铁纳入国家规划,加快京台高速齐河至济南段、高青至商河等高速公路建设。同时,深化与周边城市产业协作,共同开展生态共保联治,打造区域文旅品牌,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动济南都市圈与青岛都市圈、郑州都市圈互促共进、联动发展。
(十一)关键词:济南起步区
建好高能级开放平台
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力建好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高起点规划建设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
济南起步区是我省着力打造的国家级开放平台,承担着示范引领的重要使命,是济南纵深推动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近年来,济南起步区不断与新加坡加深合作,聚焦未来产业发展,共同打造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这一高能级开放合作新平台,链接新加坡在绿色低碳、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优势资源。2024年,济南高标准规划策划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成立运营,星泉汇、中新未来公园等重点合作项目加快推进。
今年济南将推动济南起步区全面成形起势。其中,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高标准规划建设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聚焦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城市等重点方向,加快编制发展规划,提速中新未来公园、星泉汇等项目建设,打造中新地方合作新标杆、未来产业发展新空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绿色低碳城市新示范。

(十二)关键词:乡村全面振兴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下功夫、求实效。“实施农业良种工程”“推动淄博陶琉、章丘铁锅、琅琊草编、无棣贝瓷、滕州鲁班锁、巨野工笔牡丹画等做强品牌、拓展市场”。
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济南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2024年,济南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零的突破,舜丰生物矮秆玉米获得全国首个主粮作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5类7个种业品种入选国家农业主导品种。同时,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去年,济南实现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实施泉韵乡居创建十大行动,推动省市县三级60个乡村振兴片区连片打造、联动建设,累计创建省级和美乡村387个。
扛牢省会责任担当,2025年,济南将聚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聚焦加快打造北方种业之都,济南将推动起步区现代种业产业园、钢城区山东未来畜禽种业产业园创新发展,建设山东省现代农业大科学中心(齐鲁农谷),建成良种繁育基地30万亩。同时,推动乡村建设提质,高标准建成20个以上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完成23个省级和美乡村建设任务。
(十三)关键词:绿色低碳转型
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加快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上下功夫、求实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近年来,济南主动融入服务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明显。2024年,济南PM10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2.5降至36微克,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0天,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全市“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绿色交通体系基本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形成。
今年,济南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低效煤电机组关停退出,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推动工业园区循环化和节能降碳改造,新认定绿色工厂30家以上。实施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新增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大力建设“无废城市”,新增市级“无废工厂”10家,打造“无废社区”“无废学校”等50个以上。

(十四)关键词:文旅协同
加快推动特色文旅融合发展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
2024年,济南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精心策划了“一年四季·泉在济南”系列活动,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创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文旅市集7个。
今年,济南将深入挖掘泉水文化、名士文化、黄河文化等内涵,打造更多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推动泉城优秀传统文化“破圈”传播。聚焦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济南将大力培育动漫游戏、视频直播、数字出版、创意设计等新兴文化业态。加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埠村4A级景区综合提升等重点项目,推进雪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打造一批标志性旅游示范基地、文旅休闲街区,精心办好“这一站,济南”等品牌活动,让更多游客感受天下泉城的独特魅力。
(来源:躬耕历山)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