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至,春节序曲“起”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
2025-01-23 19:01:34

  民谚称“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小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春节的前奏。小年一到,意味着蛇年春节的序曲已然奏响,年味儿也愈来愈浓。买年货、扫尘土、祭灶王,咬一口糖瓜,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大街小巷开始张灯结彩,人们忙忙碌碌为春节进行准备。所谓的“年关”,也从这一天开始进入倒计时。

  小年,不小

  小年古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关于过小年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东汉。东汉崔定《四民月令》载:“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虽未明确指出小年的节日定义,但提出了在小岁之日,人们要特别向师长进酒,体现尊长尊师的美德,强调了这一天的重要与特别。​

  到了宋代,“小年”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说法。宋代周密《武林旧事》载:“禁中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日。”意为腊月二十四晚上是“小节夜”,腊月三十为“大节日”,如今所说的大年三十,大概也是由此而来,而“禁中”则指的是帝王宫所。由此可见,小年大年,其实都是从上而下流行的官方性质的节日。

  时至清朝,“小节夜”逐渐演变为“小年夜”,“大节夜”则称为“大年夜”。褚人获的《坚瓠续集·小尽大尽》中记载,“宋人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夜,今称小年夜、大年夜,古今语大畧相同。”此时,正式有了年夜的说法。

  关于小年的习俗,在过往史书中也多有记载。

  《淮南子·万毕术》记载:“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灶神每月三十日(晦日)要上天向天帝报告人的不良行为,于是,便有了祭灶之举,并从每月一祭,改为了每年只在小年这天一祀。

  明代,于谦在《腊月二十四夜口号》中写道:“金炉银烛夜生春,爆竹声催节候新。自笑中年强随俗,买饧裂纸祀厨神。”丰富的年俗活动,寄托了人们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心愿。

  光绪《容县志》记载:“……十二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夜,用饴糖钱楮祀灶神,谓之灶君中天,亦曰祭灶。”至此,人们祭祀的物品更加丰盛,对于小年也更加重视。

  济南人的“小年”

  “小年到,年味飘,人间烟火正热闹。”一般来讲,小年是相对于大年而言的。在济南,腊月二十三为小年,意味着忙年的开始,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贴门神、打酥锅、炸年货等,而热闹的“年味”也是由这些传承千年的年俗层层积淀、凝萃而成。

  小年的年味是从“打酥锅”“炸年货”开始的。酥锅,也叫酥菜,因其在制作时加入食醋,使鱼刺、肉骨等皆酥烂可食而得名,不仅是济南一道独具特色的美食,也是春节期间老济南人记忆里的春节味道。除了“打酥锅”,济南家家户户还开始忙着炸年货——炸藕盒、炸鱼、炸丸子,油锅烧热,放入裹上面糊的各种食材,在滋啦声中开启新的一年。

  在“扫尘除旧”中迎接新年到来。拂尘迎新,喜迎大年。扫尘起源于古代人们驱除病疫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年底家家户户的大扫除。因“尘”与“陈”谐音,扫尘便有了“除陈迎新”的寓意,寄托了人们对于新一年的美好期许。在济南,小年这天全家会共同打扫房间、清洗家具、擦拭门窗等,干干净净迎接春节的到来。

  “祭灶”让小年年味愈发浓郁醇厚。“今年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上青天。骑红马,备金鞍,打马扬鞭一溜烟。到天宫,见老天,抛米撒面你要瞒。初一五更你回来,多带五谷少带灾……”最初的祭灶,源于上古火神的祭祀,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小年的一项最重要的传统民俗。祭灶之后,济南人便正式进入了“忙年”的阶段。

  感受“传统文化”里的小年年味。当小年遇上传统文化,年味仪式感更加浓厚。小年已至,距离春节越来越近,贴春联、窗花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在济南,过年贴春联、福字向来是一项重要“年事”活动。大家在院门及屋门上都要贴上迎新春联和“门神”年画,尤其是集“忠、孝、义、勇、信”于一身的“济南”英雄人物秦琼,其画像颇受济南人的喜爱,以祈求护佑平安、健康顺遂。

  南北小年,别样魅力

  南北小年日期异。其实,南方北方小年不在同一天,这个习俗由来已久,但起初与地域无关。唐宋元明时期皆以腊月二十四祭灶,直至到了清代,改为“官三民四船家五”,意思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后来北方逐渐演变为二十三祭灶,南方民间仍依照旧习。

  南北小年食不同。“北水饺,南汤圆,家家户户年味浓。”在北方地区过小年,人们大多都会包饺子、吃饺子,取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而在南方大部分地区,由于当地人更喜欢吃甜味食物,所以小年夜都会吃汤圆来庆祝,象征着“团团圆圆,甜甜蜜蜜”之意。不仅如此,寓意着“年年高升”的年糕、“年年高中”的年粽、“节节高”的甘蔗也都是南方小年常吃的美食。

  南北小年韵纷呈。小年一到,家家户户便开始置办年货,在北方,年货大集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营造着喜气洋洋的春节氛围;与北方小年略有不同,南方的小年更多了一份细腻与温婉,蝴蝶兰、年桔、红掌等五彩缤纷的年花,传递着春节即将到来的讯息。

  烟火气里的小年“年味儿”在那大街小巷挂起的灯笼中,在家家户户贴起的春联祝福中,在归乡游子的“车票”与期盼中。喜随小年至,福自团圆来。今日小年,愿大家小年欢愉,如意年年,平安岁岁!(来源:济南宣传)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