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座谈会传递的三个信号,济南大有可为!

民营经济如何发展?
2月17日,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传递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烈信号——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作贡献。

这是自2018年以来中央再次专门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时隔6年之久,这场重磅座谈会再次表达出对民营经济的力挺,给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为民营企业注入了“强心剂”。
济南的民营企业挺强,扛起了这座经济大市的半壁江山!从中央这次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的信号里,如何把握未来民营经济发展之势?

首先,这次座谈亮态度、摆立场——“不能变,也不会变。”
在2018年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今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
从“自己人”到“不能变,也不会变”,中央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立场“一以贯之”,足以看出国家对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信心、恒心。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要健康发展,就需要实实在在的“保驾护航”。
济南对企业的“承诺”掷地有声。在2024年企业家迎春茶话会上,市委书记刘强对企业家说,“企业的事就是我的事”“只要合法合规,能办到的我们一定不讲条件、全力以赴,真正让广大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
2025年的济南市企业家迎春茶话会上,刘强表态说,将一如既往当好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推动惠企服务“更便捷”、涉企监管“更规范”、护企权益“更有力”。

其次,这次座谈会从政策发力——破除民营企业发展中的障碍。
直面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要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在国家层面,近年来,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持续发力。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31条具体举措,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
在山东,从省委书记在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发出“六问”,到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再到“新春第一会”着重部署的十大重点改革;
具体到济南,从连续两年举办高规格民营企业座谈会,打造“海右亲清会客厅”,梳理形成全市民间投资项目“三张清单”共3326个项目,到制定出台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可见,一项项政策叠加推出,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实打实地为民营企业发展出实招、破难题,全方位护航民营经济之舟行稳致远。

关键,推动科技创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济南大有可为。
民营经济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最新数据显示,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拥有有效专利66.7万件,同比增长9.4%,实现了将近两位数的增长。
如何让民营经济在一座“懂你、护你”的城市安心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济南民营企业展现出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勇气与魄力。这份勇气和魄力需要持续鼓励。根据《济南市新一代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到2026年,济南市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要突破600亿元,企业数量达到500家,使济南市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同时,济南还将持续深入推进“攀登行动”,支持民营企业跨越发展。目前,已有640余家企业获得企业授信54.08亿元。
此外,新材料低碳产业园项目、AI数字创新街区项目、半导体设备模具项目、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集群项目等一批优质民营项目陆续落地。
从一系列济南实践来看,科技创新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然成势。
2025年,济南将推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新培育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1家、过五十亿元企业1家。健全民营企业融资支持体系,“济担-攀登贷”、“济担-科创贷”等政策性担保贷款规模达到80亿元以上。
可以想见,济南民营企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加速壮大的快车道上,沿途都是“加油助力”。
中央的这次民营企业座谈会传递的三个信号清晰有力,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开创了新局面,未来大有可为!(来源:躬耕历山)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