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早把“花事”当“城事”

【01】
济南人的春天,是“从泉水中醒来的”。
央视的一场直播,让这句话有了更具象化的体现。
当趵突泉畔的望春玉兰与“泉底春天”同步出圈,寻觅泉水潺潺、柳芽轻颤、繁花似锦的济南再度成为文旅焦点。

图片来源@小红书
刷到一条视频,济南百花公园,两位姑娘漫步在玉兰大道,配文是“为了这个镜头特意去了趟济南”。评论区里,外地游客疯狂@好友:“现在买车票来得及吗?必须组队打卡!”
这届年轻人,为追花能有多拼?
2024年樱花季,五龙潭单日客流堪比黄金周,平阴玫瑰节开幕首周接待游客37.21万人次,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飙升90%……
当“赏花特种兵”挤爆各大景区,济南的“花经济”早已不是公园卖门票那么简单。
【02】
把“花期”变“旺季”,最早是武汉樱花的破局之道。
2018年,一男子在武汉大学疯狂摇晃樱花树制造“樱花雨”,被网友痛批“樱花劫”。第二年,市政府牵头重构赏花体系:东湖樱园扩建夜游灯光秀,汉口江滩打造樱花主题市集,文旅部门联合高校推出“樱花学术周”。
到2024年,武汉樱花季人流量创下历史新高,数百万外地游客慕名前去。武汉,硬是把20天的花期做成了城市超级IP。
济南在花事上,也下足了功夫。

图片来源@济南市文化旅游局公众号
济南市文旅局的公众号,已成为游客手机里的“赏花神器”。玉兰花已开放、梅花即将进入全盛期、杏花飘洒的12处秘境……《泉城追花地图》将这座城市的春日浪漫拆解成可触摸的旅行指南,一路花开一路嗨!
最贴心的还有“花期预报”。济南的春天,气温变化很快,像坐上“过山车”,这对花期影响比较明显。为了不让游客失望,这座城市用智慧重新定义赏花体验,精准预测观赏时间,让游客与花卉的邂逅,变成一场科学与诗意的双向奔赴。
【03】
从“打卡看花”到“活在花里”,济南用实际行动将花期延长为全年无休的体验盛宴。
大明湖畔南丰戏楼,百余名“花神”身着汉服,在《如梦令》的吟诵中重现李清照笔下“误入藕花深处”的诗意场景。一年一度的花朝节正式启幕,不少游客也身着汉服,与“花神”一同巡游,在欣赏烂漫春花的同时,真切感受济南春日的闲情雅致。

图片来源@济南市文化旅游局公众号
百花洲街区,簪花姑娘随处可见,在这座“流动的花园”里,市民游客亦或漫步期间,喝杯泉水大碗茶,品一品鲜花糕点,感受一下浓郁的茶香和花香在舌尖跳跃,编织成春日的芬芳,亦或体验泉边插花,将自然之美亲手布置于方寸之间,把济南的春天一起带回家。
平阴玫瑰产业园区,20吨鲜花24小时内就能变成玫瑰茶、精油、纯露、面膜,从“赏花”到“吃花”“用花”,这里的玫瑰“全年无休”。这条产业链去年品牌价值达到32.36亿元,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60亿元。
钢城区的“梨花节”,则通过举办沉浸式梨园情景剧、文艺演出和农产品展销等活动,吸引游客,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采摘等服务消费的快速增长。
济南,巧妙地将自然花卉之美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融合。让每一朵花都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让每一场花事都成为时代的叙事。
【04】
赏花活动与消费是相辅相成的。
事实上,从开年到现在,济南一直“置顶”消费这件事。
赏花季,自然也是奉上了满满的诚意。组织开展“青野漫游慢时光”“田园生活新体验”等主题活动,围绕踏青、采摘、民宿、农家乐、逛大集等游客的消费需求,将赏花游与多元业态融合,打造城乡消费新场景。

图片来源@小红书
同时整合泉水文化、老街民俗、鲁菜美食等文旅资源,推出了“济南City walk城市漫游”“文化潮流艺术游”等热门旅游攻略和优惠措施。还与携程等平台合作,上线了演唱会门票、酒店住宿、景区游览相结合的联动产品,灵岩寺、方特·东方神画、九如山、明水古城等15家重点旅游景区推出免票、半价等优惠政策,20余家星级饭店也推出最低3.5折的优惠活动。
实打实的优惠活动,让前来赏花的游客花得起、花得值,花得方便、花得放心。
【05】
在曲水亭街听到段对话。
北京来的摄影发烧友问茶馆老板:“济南花景比江南如何?”老板斟着玫瑰茶慢悠悠道:“扬州琼花再美,那是古人种的;咱泉城的花,年年开给新济南人看。”
这话藏着深意。

图片来源@小红书
从李清照的“误入藕花深处”,到老舍笔下“冒出新黄嫩绿的芽儿”,济南的花事从来不只是自然馈赠。
当“玫瑰超级工厂”遇上花朝节,当百年商埠老建筑挂满紫藤花艺术装置,这座千年古城正在证明:比花期更持久的,是一座城市甘当“园丁”的定力。
当济南把“花事”上升为“城事”,这座古城正在上演现实版的“花样年华”。从文化体验到服务升级,从政策赋能到科技助力,济南用系统化思维将赏花经济锻造成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我们卖的不仅是花,更是泉水滋养的生活美学,是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城市温度。”
2025 年的春天,或许只是这场城市蝶变的序章。(来源:趵突视角)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编辑 王琳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