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烈士寻亲,济南“走在前”!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
2025-04-07 20:13:31

  清明节作为一个特别的节日,事关家与国,情牵昔与今。

  3月17日上午,济南英雄山下。济南革命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带着21条无名烈士的寻亲线索和4位有名烈士的信息,前往威海、烟台两地的村庄,开启为烈士寻亲的第18次出征。

  为烈士寻亲,让忠魂归根,是对烈士亲属的慰藉,也是对烈士的深切缅怀。

  这样的寻亲工作,济南市自1998年就迈出了第一步。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回望近代,无数英雄烈士前赴后继,挺起民族脊梁。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在以各自的方式和行动表达对先烈的敬仰、怀念。但由于当年战事匆忙,牺牲烈士就地掩埋,捧土为墓,削木为碑。青山处处埋忠骨,历史的变迁让许多有名烈士变成了无名烈士。这何尝不是他们的遗憾和亲人的伤痛?

  在济南战役中,2万多名将士血染泉城、5000多名烈士长眠济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争取人民解放的英雄之歌。70多年来,党和国家始终牵挂着他们,为无名烈士树名、让英雄回家是济南人民和烈士亲属的殷切期盼。

  2021年12月2日上午,在济南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寻亲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探索运用DNA新型技术为济南战役无名烈士寻亲,先后寻访2省16市,行程8万余公里,成功为214名烈士找回名字、找到了亲人。最值得一提的是,首次运用AI技术为57位烈士复原容貌,成为引领带动济南烈士褒扬工作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

  无论“有名”还是“无名”,无论是在异国还是他乡,祖国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你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奋斗在你为之奋斗的事业中。”如今山河已无恙,无名烈士将不再“无名”。

  在2021年首次出征临行之前,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曾深情地说:“无数的革命先烈为祖国解放、人民幸福,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现在可以通过DNA技术寻找烈士亲属,今天,我们为济南战役牺牲无名烈士寻亲第一次出征,让英雄回家是我们光荣的使命!” “当年,他们为了我们牺牲;现在,请为他们做一件事。”

  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们大都很年轻,大多没有子女。随着时间的流逝,烈士的后代或者兄弟姐妹等亲属都已步入高龄,健在的亲属也在逐年减少。因此,为无名烈士寻亲,是与时间在赛跑。

  “提取、鉴定、比对、筛查、核对、确认”,每一个环节都严谨细致,不容有失。为了印证某条模糊的线索,他们跋山涉水,为了寻找某位可能知晓线索的人,他们跨越山海。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从2021年到2024年9月24日,济南的革命烈士陵园里,竖起了214座有名字的墓碑,他们从此不再是“无名烈士”。

  每一次跨越时空的“团圆”,无不令人泪目。

  1947年,18岁的孙学通新婚刚刚9个月就去参军了。这一去,他就再也没回来,妻子张淑卿一等就是75年。1958年,她收到了丈夫的烈士证,但因为找不到安葬地,老人一直在心里觉得丈夫还在。直到 2022年,在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帮助下,通过DNA比对技术,老人终于得知丈夫安葬在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我要是能看见他的真人,我就掐他两下,我要问问他,为什么叫我一个人在家里受这么多罪,可他对我真挺好,如果还能见到他,我不怪他……”老人饱经岁月的面容上,泪水纵横。她的等待,她的执着,她的思念,让每一个人都为之感动。

  2022年1月11日,山东招远市蚕庄镇彦后村76岁的张辉兰老人,终于“见到了”在济南战役中牺牲了73年的父亲!老人红着眼眶说,“一辈子也没见到父亲,一辈子也没得到父爱,现在好不容易有父亲的音信了,大家都来关心我,政府没有忘了我,孩子也都很孝顺,我知足、感动……” 在这之前的七十余年间,张辉兰珍藏的一张复印的黑白烈士证件,是这些年来她想念父亲时的唯一信物。

  以城之名,让无名烈士不再“无名”。2022年、2023年、2024年的9月24日,在济南战役胜利纪念日这一天,济南分别为首批和第二批、第三批寻亲成功的无名烈士立碑,让英雄得以与亲人隔空“团聚”。

  “听母亲说,您在我出生6个月后就参军了,我今年76岁了,76年的生活里,我都没有见到您,母亲一人把我拉扯大,她吃了不少苦,临终前还念叨着问我,能不能找到您的墓碑。家里也没有您的遗物,这次终于找到您了,我带一抔您墓碑前的土回老家,撒到咱家的院子里和母亲的坟前,也算是你们团聚了吧……”2024年9月24日,烈士宋文喜的儿子宋修国在父亲的墓碑前满含热泪,双手捧起一抔黄土。

  青山埋忠骨,寻亲堪告慰。

  为无名烈士寻亲,缅怀的是革命先烈,教育的是吾辈后人,传递的是人民情感,彰显的是为天地铸魂。

  梨花风起正清明,人们慎终追远,缅怀英烈、致敬忠魂,汲取奋进力量。

  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思念注定会被放大。

  近年来,从以最高礼遇迎接“最可爱的人”魂归故里,到以常态化的方式为“无名烈士”寻亲,成就一个个跨越时空的“团聚”,全社会崇尚英雄的氛围日益浓厚,方兴未艾。

  济南以城之名,依托网络时代的信息手段,收集先烈遗迹,寻找英雄亲人,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英雄的赞颂,更是为了走好新的长征路。

  为烈士寻亲的过程中,我们还在寻找什么?当看到在英雄山烈士墓碑前痛哭的烈属、在解放阁络绎不绝致敬缅怀的青少年,或许能得到答案——我们寻找的不仅是“团圆”,还有那穿透历史时空的大写精神、甘愿舍弃小家甚至生命的崇高信仰。

  “让每一位英烈都被铭记,让每一缕思念都能安放”。济南这座英雄之城,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昭示未来。(来源:济南宣传)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