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工业强市的速度与激情!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挺起一座城市整体竞争力的脊梁。
作为工业大省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市有着悠久的工业历史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历史上,济南工业成绩辉煌,曾在工业领域创造了70多个全国第一,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是全国拥有工业门类最多的城市之一。
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旨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抢占新发展领域、构建新工业体系、激发新发展动能,已成为国与国之间、城与城之间角逐的重点。
济南,紧盯新时代发展脉搏,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地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抢抓全国全省重大战略机遇和政策红利,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擘画“工业强市”新图景,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突破、不断攀高,再铸强省会“工业雄心”。
把品牌“亮”起来

好的产品“品牌”,是一个地方的特色名片。济南,在工业领域已孕育出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的制造业名片企业。
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激光装备产业基地,济南已聚集一大批激光领域的龙头企业,如金威刻、大族、森峰、华光、邦德等。近年来,济南激光设备出口量、出口额一直位列全国第一。
2025年全国两会上,济南重工研发制造的山东首台大直径地铁隧道盾构机“开拓一号”(模型),成为山东高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济南重工已经成为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佼佼者。
还有透明质酸、头孢米诺钠(人用抗生素类)等20个原料药、莫能菌素(兽用抗生素类)等22个制剂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济南生物制造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项,突破“卡脖子”和关键核心技术50余项。济南爱旭太阳能电池项目自主研发了全球领先的ABC电池技术,所产ABC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自2023年3月至今一直蝉联全球量产组件效率榜首位……
如今,济南制造业占全部工业比重达90%以上,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超过60%,“济南智造”品牌进一步打响,涌现出如济南二机床、浪潮信息、中国重汽等一大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把城市“活”起来
当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济南,深入推进数字济南建设,制定“1+4+N”框架体系,全方位一体化推动数字机关、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及重大专项体系建设,以数字赋能发展,着力打造智慧城市新典范。去年入选省级“工赋百景”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项目15个,“晨星工厂”达209家,软件业务收入达5856亿元。
持续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打造一批便民惠企应用场景,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打造一批交通信号绿波带、动态感应路口,交通拥堵指数下降3.6%,通行速度提升5%,“互联网+医疗健康”实现50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入选向平台企业开放信用监管数据试点城市,成为全国8个试点城市之一,数字赋能让市民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全市算力总规模达4568PFlops,其中智算占比85%,政务云信创平台性能位居全国前列。建成全市通用共享的“数据湖”,5G基站实现主城区连续覆盖,为数字经济发展筑牢根基。数字生态持续优化,数字生态指数居全国第8位,公共数据开放数林指数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连续6年获评“中国领军智慧城市”。
把产业“干”起来

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决定着一个城市未来产业图景的底色。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济南刷新发展方式,聚力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项目,累计培育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338家、实施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6412个。坚持以结构优化促进能级提升,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每年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300个以上。
在主导产业方面,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规模超过1.6万亿元。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推出百余款科创企业专项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227.7亿元;建成全市统一融资服务平台——“泉融通”平台,累计撮合贷款突破300亿元。
同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出台《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实施方案》,聚焦空天信息、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12个重点领域开展梯次攻坚,实施技术突破、主体培育、应用推广、生态建设四大工程,积极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
2024年,济南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189.4亿元。工业对济南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实现利润总额429.1亿元,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2和5.4个百分点。目前,全市百亿级企业达到15家,十亿级企业达到90余家,上市企业达到50家,吸引了大量世界500强企业和央企落户。
把人才“聚”起来
实践证明,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
济南大力实施人才强省会战略,聚力建设人才高地,着力引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建立“一节一赛、一会一礼、一校一行+海右人才传播矩阵”的“6+1”招才引智工作体系。深化“海右计划”产业领军人才工程,持续加大顶尖人才、产业人才、青年人才引育力度。制定高技能人才、数字经济人才等专项人才政策及细分领域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让人才更加便捷高效享受政策红利。设立首期规模3亿元的海右人才基金,“人才贷”累计备案金额9.77亿元,“人才险”承保额超25亿元,全力为人才创新创业赋能助力。
2024年,济南新增青年人才超过15万人,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287.5万人,连续3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入选2024年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人才改革实践做法获评“中国改革2024年度市域案例30佳”。
近日,再度优化升级的济南人才政策“双30条”(2025版)公布,新政策更加突出服务产业,持续贯通全链条人才支持体系。加大对青年科创人才特别是创业人才支持力度,每年新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优化了产业领军人才、技能人才支持政策,通过丰富支持类别、优化流程机制、强化精准对接等举措,进一步释放人才活力,更好推动“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
把环境“优”起来

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为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活力。
济南始终秉持“企业成就城市,城市造就企业”的理念,全力为企业发展打造既有温度又有效率的一流营商环境。实施“一业一策”精准服务,强化支柱产业作用和承压行业帮扶。组织开展“联合预评审会”,强化办件前置辅导,帮助企业细化完善项目材料,让企业少走弯路,加快办件提交。简化并联审批事项,全面推行“多审合一、多验合一、多测合一”,缩短审批时限。加密组织供需对接会、展销会,搭建企业与供应商、采购商的沟通桥梁。用好“济企联”等政企互动交流平台,抓好企业诉求受理,深入推进企业诉求“2110”工作机制,提升“泉惠企”平台企业诉求搜集反馈功能,形成快速反应、接诉即办、件件落实闭环。推进包容审慎精准监管,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2021年以来,济南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获得了多项荣誉,如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城市、中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等。
“工业强市、大道如虹”,济南发展潜力在工业、希望在产业、抓手在项目。踏上新征程,济南扛牢强省会担当,奋力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新型工业强市之路越走越宽,“工业强市”蓝图正迈向现实。(来源:姬望平)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