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能源“疫”线故事:力度、速度、温度,奔跑在第一线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
2022-05-01 13:45:39

当疫情的大考再次来袭,济南能源集团在这场分秒必争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所呈现出来的“力度”“速度”“温度”,值得点赞。一位位带着能源印记的志愿者奔跑在抗疫“最前线”,每个人的身后都是一段故事。故事不长,但足够温暖。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年轻让我去!”“我志愿加入到社区防疫工作中来,为社区居民做好服务。”“我能,我行,我能行!”……一声声请战口号、一句句坚定誓言铿锵有力。短时间里,济南能源集团党委每次动员号召,所属企业均立即闻令而动,令出行随,各基层党组织迅速成立的“抗疫先锋队”,第一时间出现在社区居民最需要的地方。退役军人延迟婚礼,披上“战衣”冲往“疫”线;“90后”新晋二胎奶爸,毅然决然志愿防疫;“00后”新入职员工24小时坚守前沿“防区”,彰显青春力量……

青春力量,毅然逆行,谱写“最美插曲”

当疫情突袭,工程集团退役军人范子琛毅然决定延迟婚礼,和他的同事们主动请缨,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刚刚按下启动键的婚礼又按下了暂停键。“好事不怕晚,婚礼可以推迟,但身上的责任不能推卸。”未婚妻安慰他道。

范子琛和同事们并肩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同时也记录着能源逆行者最精彩的瞬间。他说,未婚妻在他心中永远最美,在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上的坚守,会让他们将来的结婚纪念日更加意义非凡。他和未婚妻约定,婚礼就定在抗疫胜利后,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披星戴月,加班加点,守护“防控战线”

夜晚的城市告别了白天的喧嚣,渐渐地进入到梦乡,核酸检测点人影绰绰,依然有晚归的居民有序排队。社区内临时搭建的核酸检测大篷内部比较简单,只有几张桌子和几条凳子,一盏摇晃的灯成为了这个夜晚最亮的点缀。每天从早上8点到深夜时分,能源志愿者们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篷子旁边一守就是10多个小时。尽管附近有公用厕所,能源“大白”们还是选择尽量少喝水,为社区居民提供“不断档”的核酸检测服务。

面对突如其来的防疫任务,工程集团“90后”新晋二胎奶爸冯兴辉毫不犹豫地加入到此次志愿服务中来。妻子开玩笑说,他是个“狠心”的志愿者。大女儿不足四周岁,妻子还怀有四个月身孕,但他依然决定为防疫工作做点自己的贡献。每当夜幕来临,当他脱下汗水浸湿的“大白服”与妻子拨通视频后,总喜欢静静地听一听孩子熟睡的呼吸声。妻子告诉他,最近女儿总喜欢问,这么多“大白”,哪个是我爸爸……

临危受命,高效迅速,跑出“能源速度”

“12小时,320包物资,26150步。”这是工程集团老党员徐太穆支援社区防疫一线时所记录的一组数据。徐太穆是一位拥有20余载党龄的老党员,两鬓已有些许斑白。面对繁重的防疫志愿服务,他却一点都不逊色。累活重活抢在前,调度统筹一手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成了夜空里最亮的星。

细细密密的雨点打在脸上身上,倒春寒不禁让人瑟瑟发抖。可奔跑在社区内的能源志愿者们却完全感觉不到寒冷,厚厚的防护服阻挡了汗水,哈出的热气也在护目镜上凝结成片片水珠。社区居民听到他们沉重的喘息声,从家中搬出凳子让他们在楼下休息会儿,但还是被他们委婉谢绝:“谢谢您!我们累点没关系,但还有很多居民等着我们呢,我们必须第一时间把物资送到他们手上!”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为能源志愿者的敬业奉献和高效迅速点赞。

“疫”不容辞,服务到家,感受“能源温心”

疫情无情人有情,能源“大白”暖民心。“知行合一,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口号,哪里有人民需要,能源人为人民服务的角色转换“说变就变”,危难时刻义不容辞,服务为民责无旁贷。

百岁老人出院回家难坏7旬女儿,能源“大白”挺身而出护其安全到家。4月28日下午3时左右,历下区窑头路9一1号院一位近百岁老人从医院出院回家,由于小区被管控,街坊四邻们也无法前来帮忙,家中唯一70多岁的女儿干着急。热力集团党员王建忠说:“党旗就要插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党员就要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百岁老人迫切回家,作为卡口的‘守门人’,百姓的‘摆渡人’,护其安全回家责无旁贷,能源人到哪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都不会改变,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我们能源人不一样的地方。”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史尚静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编辑 杨千慧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