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战“疫”日记】“疫”线上的三堂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
2022-05-05 16:03:14

​讲述人:济南能源集团所属工程集团党群部 颜聪

“5月3日0时起,对部分区域解除临时管控措施。”这一好消息,瞬间刷爆了朋友圈。作为一名能源集团的“记者”,我有幸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亲眼见证这座城市临时被按下“暂停键”后安静有序又热烈的模样,也记录了每位平凡的能源人的不平凡之处。

各种情绪积攒到一起,虽然有很多话想说,但终究选择抛掉华丽的辞藻,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真实的情感,记录下在社区战“疫”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悟,记录下那些带给我震撼的瞬间。

是他们,教会了我“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涵义

在东城花园小区,我见到了一群可爱的“95后”青年志愿者。我们到达小区时是下午2点多,他们刚忙完为封控居民运送物资的工作,正在吃午饭。看到我们来了,志愿者们急忙地扔下盒饭,一边热情地打招呼,一边匆匆忙忙地向我们跑来。副总经理谭建靠坐在墙边睡着了,浑身写满了疲惫,我们偷偷拍下了几张照片,不忍心打扰他片刻的休息。

组长蘧毅带领城投设计院的三位漂亮的小姑娘和几位帅气的小伙子,组成了这支干劲十足的志愿服务队伍,最小的志愿者23岁,去年刚参加工作。他们中有党员,也有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团员。虽然日常从事“硬核”的理工类设计工作,但也能细心体贴地为居民们提供“柔情”服务。

我刚穿上“大白”防护服时,就被来了个“下马威”,虽然防护服有不同尺码,但个头娇小的女孩子稍不留神,还是会遭遇“左脚踩右脚”的尴尬。走路尚且费劲,很难想象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巾帼女将们,每天要在烈日下搬运沉甸甸的物资,这群“女汉子”让我深深敬佩。

“我们年轻人体力好,最近都是我和贾海宁老师负责社区值夜。”志愿者张乃驰自豪地说。每天晚上8:30到次日7:30,他们在简易漏风的帐篷里值守11个小时,凌晨4点还要帮助自助贩卖机补货,第二天核酸检测时还会继续投入“战斗”。我不禁发出疑问,难道他们是“铁人”,不然怎么能撑过这“连轴转”的“折磨”。

是他们,教会了我“头雁效应”的涵义

下午3点左右,我们来到了汇通热力公司支援防疫的高新玉兰花园一期小区,当日的核酸检测工作刚刚开始。现场设置了3条检测通道,林海和两位志愿者在队伍尽头发放检测贴纸,董效萌等几位志愿者在远处的桌子前准备咽拭子。气温已逼近30℃,只有扫码的工作人员坐在遮阴棚里,其他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们都暴晒在阳光下。

“林总,您去最旁边那条通道发吧。”年轻志愿者想把有树荫的地方让给林海,他却连忙拒绝并把同事推回了树荫下。这一幕,不禁让我想起了工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承磊,为了让核酸扫码顺利进行,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刺眼的阳光,同事们开玩笑地说他化身“最强挡光板”。

当我真正穿上“大白服”的那一刻,才知道什么叫密不透风。穿好也就5分钟的时间,闷热的感觉会让人近乎中暑,汗水被橡胶手套牢牢闷住,消毒凝胶抹在手上的凉爽也是稍纵即逝。结束一天的工作脱下手套,双手会被汗水闷出白白的褶皱和破皮,这些都是我没穿“大白服”之前不会知道的事。我们才穿了一会,拿笔写字就尚且有些困难,董效萌和志愿者们却仿佛感受不到似的,一直站在烈日下的桌子前,默不作声埋头撕着一个个咽拭子。

核酸检测是10人混检,为了方便医护人员使用,加快检测速度,这群“糙汉子”细心地将咽拭子每10只分成一份,并将咽拭子的尾部撕开、顶出几厘米。“开始检测后,要一直保持咽拭子稳定供应,志愿者们期间不能碰触水杯、手机等任何无关物品,经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街道工作人员帮志愿者们喷洒酒精降温,眼神中满是赞赏。

当我问他们,志愿服务以来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这位汇通热力公司“90后”总经理林海说:“我们与社区工作人员、高新区管委会和高新消防救援支队的志愿者们,共同组成了这个四方汇聚的小团队。负责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们一刻没有休息就投入到抗疫战斗中,跟她们相比,我们从事的是最轻松、最安全的辅助工作,没有理由抱怨自己有多累。”这一刻,他们想到的只有赞赏他人。

是他们,教会了我“一张网、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的涵义

“‘闭门造车’是写不出好材料的。”范文部长经常对我们说。下沉社区的党员在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秩序、帮助群众扫码登记的身影;一线医护人员在采样点忙碌的身影;还有许许多多在自己的岗位上闪闪发光、为抗击疫情默默作出贡献的人们的身影,都深深感动了我。或许只有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防疫工作的不易,才能真正知道他们的奉献是多么宝贵。

在社区搜集素材时,也会有同事对我们说:“你们也辛苦啦,你们也是逆行的英雄。”这句话让我有些羞愧,其实我们不过是追随着逆行英雄们的脚步罢了。每次离开时与志愿者们互道一声“辛苦啦!”,已经变成彼此间的默契,是由衷的敬佩,是真挚的鼓励,更是能源集团“一张网、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企业精神最实实在在的体现。

几天的探“疫”生活,我不仅看到了基层防疫工作的繁琐复杂艰辛,居民的理解与配合;也感受到了团队的齐心协作,所有人的守望相助。正是这彼此温暖的点点滴滴,给了能源人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决心。此刻的我们就是并肩作战的一家人,济南能源就是处处充满温情温暖的大家庭。谢谢你们,让我明白了这些词语的涵义!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史尚静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编辑 夏子繁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