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聚“力”踏征程】济南热力集团胡思敬:初心如炬,使命如磐 项目一线的赤诚守护

编者按:
盛夏余热未消,万物已惊秋。为做好2024-2025采暖季供热服务保障工作,济南能源集团所属济南热力集团在“初心+温心365”党建品牌引领下,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知行合一,为人民服务”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用夏日的汗水守护冬日的温暖,用高质量发展托起百姓美好生活的需求。
伴随着机器轰鸣声,横跨聊城、德州、济南三市的聊热入济长距离供热工程项目正在以“绿”为底,加快落笔低碳转型发展新图景。济南能源集团所属济南热力集团和清公司副总经理胡思敬负责该项目工程管理及技术工作,在他的眼里,“聊热入济”项目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他以“精益求精”的匠心,扛起“中流砥柱”的担当,用自己的赤诚守护,争分夺秒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努力为泉城市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知难不畏难
“壮士出征”无惧挑战
“于细微之处一丝不苟,在繁琐事间精雕细镂”,这是胡思敬在项目一线工作的真实写照。2023年8月,胡思敬迎来了一项重大挑战——省级重点项目聊热入济长距离供热工程。“能有幸参与聊热入济项目建设,为济南的环境改善、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十分荣幸。”接到集团交付的这项任务时,胡思敬感到十分光荣,也深知责任重大。
“只有前期工作做到位,项目才能顺利推进”。为了将“顶层设计”雕塑铺垫好,胡思敬带头攻坚,率领团队成员对规划路线进行现场勘测,并协同相关单位制定项目前期的设计方案、规划选址方案和施工方案。

“我们花了一周的时间,提前把整条南线跑了一遍。根据施工图上面的线路,现场勘查是否具备施工条件。”胡思敬介绍,“聊热入济”南线自聊城市茌平区郝集电厂起,途经德州市齐河县,在穿越黄河后进入济南市长清区,全程40.8公里。他表示,前期的设计方案曾经历过4、5次大幅修改,小幅修改次数更是不计其数。他和团队成员进行现场调研、研究方案、修改完善,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为项目全面施工赢得宝贵时间,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
奋力抢工期
“穿黄之旅”夺秒推进
2024年6月15日,在南水北调东线济平干渠东侧的“聊热入济”项目穿黄隧道始发井地下30米处,伴随着“东风号”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项目盾构机顺利始发,全面开启“穿黄之旅”。
“这是集团首次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项目,我也是第一次接触,面对全新的领域,需要考虑的细节有很多。”胡思敬称自己不仅要熟悉隧道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还要熟悉国家危大、超危大工程等众多管理相关规定。为了把项目建成精品工程、安全工程,每遇到一个“拦路虎”,胆大心细的他总是第一时间寻找措施,破解项目建设中的难点痛点堵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匠心精神。
“聊热入济”南线的“穿黄之旅”跑出加速度,北线也“不甘示弱”。在热火朝天的“聊热入济”项目北线穿黄隧道施工现场,胡思敬带领团队成员紧盯每一个关键环节。“聊热入济”北线首幅地连墙钢筋笼吊装要在夜间施工,胡思敬整夜坚守在施工现场,对重点事项进行灵活统筹。“项目工期紧、任务重、责任大,我和团队成员一直奋战在一线,争取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让项目早投产、早见效。”胡思敬说。
求思提质效
“催化成长”接续奋斗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在“聊热入济”项目建设过程中,胡思敬或是深入施工现场,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或是深扎办公室,研究各种图纸和方案,力求每一份材料完美呈现。敬业、专注、严谨……集这些特质于一身的他,不断充实自我,逐渐成长为项目建设中的中流砥柱。

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胡思敬一直在不断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技术方案的编制、施工方案的审核、施工现场的管理,都需要过硬的技术积累,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各类规章制度,才能做好项目管理工作。”他表示,这也让自己越来越有经验和条理性,后续的工作开展越来越顺利。
由于项目建设规模大,参建单位多,胡思敬经常需要统筹考虑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与施工方召开“碰头会”,共同商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协调各参建单位相互配合,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这也让胡思敬的沟通协调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目前,胡思敬仍有许多工作计划和安排要去推动实施。“除了立足自身职责,做好项目设计方案、技术方案、施工方案的审核工作。还要抓好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控制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团队的管理,提高项目部成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他说道。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作为奋斗在施工一线的建设者和守护者,胡思敬是无数能源热力人奋斗的一个缩影。他们在项目建设现场稳扎稳打、苦干实干,用坚守诠释责任与担当,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为济南的发展注入新鲜的绿色活力,奋力书写能源创新改革新篇章。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史尚静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编辑 夏子繁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