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力量丨山东轻工职业学院: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
2025-03-07 11:17:05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朱本银 姚胜君 通讯员 赵琦

3月4日,淄博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宣讲暨山东轻工职业学院2025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举办,通过倡议发布、案例分享等,全面激发青年学子参与志愿服务的热忱。

近年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于志愿服务‌组织精细化、项目品牌化、专业融合化三大方向,推动志愿服务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型,打造青年成长与社会发展双向赋能。2024年共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8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13.9万余人次。荣获2024年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宣讲团,2024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青春笃行”计划全国示范性团队等荣誉。

组织精细化:构建分层管理体系,激活服务效能

学校实施“轻青筑梦”行动,构建以党建为引领、团建为主导,“轻青”志愿服务总队为核心枢纽,各系院特色服务队协同联动的三级志愿服务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学青年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建立9个500人以上规模的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以常态化学雷锋推动学校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一体联动,实现志愿服务“全域覆盖、全程管理”‌。

升级完善机制,构建全链条志愿服务管理体系。一是制度筑基,规范流程。以《志愿服务管理办法》为核心框架,实施“招募—培训—管理—考核—激励”全链条闭环管理,推动志愿服务流程标准化、可持续化。二是精细管理,能力赋能。围绕志愿服务知识技能、项目运营规范、服务流程设计等模块,开展分层分类专项培训;通过“理论授课+场景实操”结合,邀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作专题报告,提升志愿者专业素养与服务效能,打造“一专多能”的骨干队伍。三是长效激励,全员参与。在《社会实践与素质提升》课程中设置美德践行、志愿服务实践模块,纳入社会实践学分。设立志愿者星级认证制度,设立青年志愿者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荣誉奖项。

项目品牌化:深耕三大领域,打造标杆案例

以“学雷锋”志愿服务统领,深化“一系一品一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三大领域形成特色实践体系,构建“能力提升—价值创造”的良性循环机制。

数字驱动乡村产业升级。发挥“E农计划-助残、助农、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带动示范作用,各志愿服务队深入全国各省市整合地区78个品牌、495款农特产品,累计开展助农直播‌近300余场‌,单场直播最高成交额突破40万元‌,‌推动农产品上行和品牌建设。并培训农村电商从业人员近400人,为农村残疾人提供“培育、种植、销售、展示”全链条服务,带动160余人就业。

非遗活化赋能文旅融合。依托“青青草木”—非遗文创点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推动“非遗”文创产品、文旅IP及旅游线路打造‌。各志愿服务队开设乡村非遗体验课、非遗启蒙教育,覆盖儿童超800人‌,累计培育非遗传承志愿者1500余人次。通过扎染、黑陶雕刻等技艺教学,协助村民建立家庭工坊,带动50余户家庭增收。

生态治理助力低碳发展。“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等赴各黄河流域开展湿地生态调研,开展黄河水质采样检测、土壤污染评估等科学实践,为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千余人次志愿者清理黄河沿岸垃圾,修复退化草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3.2万小时,惠及沿岸居民3000余人‌。通过环保宣讲、生态摄影展等形式,面向沿岸社区推广“节水护河”理念,覆盖10余个村庄‌。

专业融合化:专业驱动服务,反哺人才培养

结合各特色专业课程,各志愿服务队开展家电维修、机械设备保养、亲子早教、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直播助农、地方旅游运营指导等志愿服务。“螺丝钉·雷锋情”每周四家电维修覆盖10余个居民区,建立“技术帮扶站”,修复机械故障设备200余台‌。社区亲子早教课堂,累计服务家庭300余户,覆盖儿童800余人次,乡村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疫苗接种宣传等志愿活动惠及5个偏远村庄……学校以“专业优势+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服务成果反哺教育教学,形成“实践—反馈—优化”的闭环机制,实现志愿服务与专业建设、人才能力、区域发展协同提升、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将精准对接社会需求,赓续传承雷锋精神,做实周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培训基地建设,实施常态化、品牌化、网络化运作,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强化志愿服务育人功能。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