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义务剪发,她是“济南好人”程亚红

雷锋精神在时代中流淌,巾帼力量在奉献中闪光。如果说雷锋是那个“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人,山东财经大学体育学院教师程亚红,便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热血奉献,生命接力
从大学起,程亚红便开始无偿献血,每当血库告急,程亚红都会积极挽袖,哪怕后来因为血压血糖过低被拒,她也从未放弃,始终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参与捐献。特别是在2022年首次参与成分血捐献后,程亚红得知自己的血小板可以用于救治白血病和癌症化疗等患者,这让她更加坚定了献血的决心;在2023年,程亚红的献血总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四分之三;进入2024年,因身体某项指标在正常值下限徘徊,程亚红被限制了捐献频率,两个月才被允许捐献一次,即便这样,2024年她的无偿献血次数也达到了七次。二十七次挽袖,程亚红用热血点燃了他人的生命之光。由于自身血容量偏少,程亚红每次献血时机器都会因为压力不足而报警,也会因为血压急剧下降而出现程度不等的不适,但她依然坚持下来。每次看到自己的血液检测合格后被送往各大医院用于救治病人,程亚红都会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快乐,她认为:“能够救人,这让我感到自己做的事情格外有意义,很值得。”除了无偿献血,程亚红还登记了捐献器官,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希望在未来能够拯救更多的生命。“如果有一天,我的器官能让别人重获光明、重拾健康,那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她平静地说道。程亚红的善举不仅帮助了无数需要救助的人,还感染了身边的人,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学生、同事和亲友纷纷加入公益行列。程亚红用行动告诉大家,雷锋精神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传递与感召的力量。

义剪善行,温暖人心
微光虽小,却能照亮黑暗;爱心虽轻,却能温暖人间。作为济南星星火公益服务中心义剪队的骨干成员,不论寒暑无论远近,程亚红都会参与义剪活动,她经常深入到各个社区为老人们提供义务理发服务。当谈及学习理发的初衷,程亚红坦言道:“因为我的母亲去理发店总是剪不出来想要的发型,于是我便‘修炼’了理发这门技术。”后来当程亚红听说圣井校区的学生理发不方便时,她便产生了为学生提供免费理发服务的想法,于是程亚红便逐渐将“义务剪发”扩大到了学校。对于山东财经大学圣井校区的学生们来说,“程妈妈工作室”不仅是理发工作室,还是“温暖驿站”。每到午休时间,程亚红便拿起剪刀,耐心地为同学们修剪发型,同时作为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程亚红也会倾听同学们的烦恼,用温暖的语言抚平他们的焦虑。“一开始我是带着工具去宿舍为他们理发,后来学生处给了我一个‘固定空间’,也就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想免费理发的学生都可以在线预约,我的技术还算不错。”程亚红认为,她剪掉的不只是头发,还有学生们压在心上的“石头”,她说道:“我习惯边理发边和孩子们聊天,他们有什么心事都愿意告诉我。”程亚红总是默默付出,毫无保留地奉献,将爱传递给学生。头发与剪刀的交织飞舞,蕴含着程亚红对学生无私的爱,也让学生们收获了家的温暖。不仅如此,程亚红还是“清泉义剪”的创始人,在空闲时间,程亚红还积极地与工会等组织合作开展面向长途司机、搬运工人、清洁工等的义务理发活动。两年间,她参与义剪活动172次,服务601人次。程亚红用她的微光照亮了无数人的前路,用她的爱心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她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更是新时代女性的楷模。

扶危济困,点亮希望
每一份善举,都是希望的种子;每一次帮助,都是光明的延续。在程亚红的电脑中,有一个名为“爱无边”的文件夹,里面记录着她资助过的贫困少年和事实孤儿的资料。从四川到青海,从甘肃到湖南,几年来,程亚红用自己的工资默默资助了一名又一名孩子,她用爱浇灌希望的种子。每当汇款时,程亚红总在备注栏填上“毫光”二字。当被问到为何选择这样的化名时,程亚红说到:“道家讲‘大道至简’,佛家谈‘一灯能破千年暗’,善意不必惊天动地,一点微光也能照亮黑暗。”她的善举,不求回报,只愿微光汇聚,点亮更多人的未来。巾帼不让须眉,爱心不分大小;雷锋精神永驻,温暖代代相传。2023年,当程亚红知道她资助的一名青海贫困生因高考失利想要复读一年时,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答应继续资助一年,最终,这个孩子也顺利考入全国重点高校,资助项目随之圆满结束。在面对孩子妈妈说要让孩子来探望和感谢时,程亚红拒绝了这份好意,她解释道:“我不需要感谢和回报,我只希望孩子以后能把这份爱心和善良传递下去,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之后程亚红便默默切断了联系。对程亚红而言,孩子们能够展翅高飞,并且能够将这份爱心与善良延续下去,便是她最大的欣慰,只愿这份善意如阳光普照,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
以教为本,润物无声
“爱如清泉,润物无声;善似春风,温暖人心。”作为山东财经大学体育学院的一线教师,程亚红的太极拳课程一直广受同学们的好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授课方式更是亮点。程亚红希望通过线上的部分来培养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成长意识。于是,程亚红一边摸索专业软件的使用一边拍摄制作,耗时整整一年时间,成功以一己之力超高标准地完成《太极拳》线上课程的制作。程亚红解释道:“课程的制作初衷不仅是为了教授运动的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及意识,养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发掘出自我成长的力量,为未来赋能。”此外,该课程顺利上线学银在线全国公开教学平台,服务校内混合式教学的同时免费向全国人民开放,两年多时间,选课人数近六千人,浏览量超四百万。“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温暖人心。”在体育课堂上,程亚红不仅教授技巧,更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面对动作不规范的学生,她总是耐心示范;面对因失败而沮丧的学生,她总是轻声鼓励。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技能,更学会了坚持与自信。“雷锋精神不仅是帮助别人,更是用行动影响他人,带动更多的人去传递温暖。”程亚红始终以雷锋为榜样,在课堂内外践行育人使命,让爱与责任并行。
风雨无阻,初心不改
温暖他人的人,终将被温暖环抱;种下春天的人,自有百花一路相随。父母乐施好善,时常对乡邻伸出援助之手;哥哥慷慨解囊,在读书时悉数把奖学金捐给了希望工程的举动,都在程亚红的心中埋下了公益之种。在亲人的耳濡目染之下,程亚红投身公益事业的决心愈发坚定。“我认为帮助他人、奉献社会,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程亚红说道。但在做好事的道路上,程亚红也遇到过许多质疑和不理解,在她看来,受到质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坚持,不是为了被肯定,只因为是对的。”程亚红谈到:“我特别喜欢一句话:‘让右手成为右手,是对右手最好的褒奖。让好人成为好人,能自由自在地做好事,就是一笔财富。’我做好事并非为了得到什么,无论是名誉,还是别人投来的赞许目光。如果说真的收获什么,那大概是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都不同,但都是自己赋予自己的。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收获了面对困难的力量,更获得了接受无常的底气。”“君子不器,志不远人。”程亚红从来不把自己限制在某一方面,生活中、工作中、新闻里、社群里、公益活动中……哪里有需要,程亚红便会尽其所能地伸出援手;捐款、捐物、献血、资助、走访、陪伴、义剪、器官和遗体捐献……无论哪种途径,都是程亚红帮助别人的方式。无论身前还是身后,她都把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人,奉献给了社会,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实现着她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速豹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