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同行 和合与共—— 连云港打造上合组织国家最佳出海口综述

连云港发布
2025-09-02 09:28:03


(王文 李晓敏 赵治菘 林军)蓝天如洗,碧海如镜。值2025年上合峰会召开之际,连云港中吉乌铁公联运专列首发,以连云港港为海陆交汇枢纽、多个上合组织成员国为重要节点的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虽然我们不靠海,但有连云港这样的出海口,抵得上一片海洋。”这是哈萨克斯坦客商对哈中经贸合作的感慨。

  时光悠悠,历史的镜头定格在2012年5月29日,从当年的上合峰会第六届“蓝厅论坛”上,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上合组织将大力发展交通物流,建成西起圣彼得堡、东到连云港的大陆通道和连接全体成员国的公路网,使本组织国家便捷和低成本地共享出海口。

  上合之光映照黄海明珠。13载大道同行,如今,从连云港发出的中欧班列运营质效不断提升,直达上合组织国家的集装箱航线昼夜不息,连云港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更加密切,技术人才共享发展经验……

  依托共建“一带一路”,连云港正搭建起一座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开放桥梁,为区域互联互通注入强劲动能。


互联互通之笔

绘就开放底色


  清晨的阳光,静静地洒在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的铁轨旁,一列系着红色中国结的专列整装待发,车头悬挂着“连云港——喀什中吉乌光伏专列”的标语牌。

  这趟列车是自2022年连云港开通中吉乌班列以来,首次以专列形式组织发运集装箱,标志着长三角地区与中亚市场的贸易货种更加丰富,连云港在“中国—乌兹别克斯坦”物流枢纽动脉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稳固。

  与此同时,距离中国西部边陲霍尔果斯仅15公里的东门无水港,各色集装箱整齐码放,卡车拖着集装箱往来运输,高大的龙门吊横跨两种规格的铁轨,工人们忙碌地操作龙门吊,把集装箱从中国车板换装到哈萨克斯坦车板上。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这些饱含连云港元素的枢纽场站,成为上合组织各方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连云港港“三节点枢纽一体化”布局,悄然重构着亚欧物流版图,让“家门—国门—仓门”全链条贯通。

  哈萨克斯坦牛羊肉、乌兹别克斯坦皮革、阿富汗坚果、巴基斯坦羊绒围巾、尼泊尔高山茶、伊朗椰枣……随着基础设施联通水平越来越高,连云港与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合作范围越来越大,在推动区域快速发展的同时,给老百姓带来越来越多实惠。

  积力所举无不胜,众智所为无不成。连接上合组织国家的班列汇聚于连云港,不仅装载海上货物,还让内陆腹地的特色货品通行全球市场,令其成为内陆国家最佳“出海口”。

“我们打造的不仅是一条物流通道,更是连接欧亚、稳定可靠的大动脉。”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恒学表示,“通过优化节点、提升效率,目标是让跨越亚欧大陆的‘黄金走廊’真正降本增效,惠及沿线伙伴。”


深化互信互惠

同筑共赢之路


  通则达,达则兴。随着物流通道布局优化,越来越多的港城企业将目光转向上合组织成员国家市场,经贸往来愈加频繁。

  海风裹挟着热浪与机械的轰鸣。近日,连云港港墟沟西作业区首次实现3艘大型风电船——“利马星”轮、“永兴”轮及“太平洋和谐”轮同时在泊作业的盛况。多套“连云港制造”风电整机设备、大型塔筒搭乘远洋巨轮,驶往土耳其等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国家。

  面对生产组织和装卸能力的重大考验,码头一线工作团队执行小时效率跟踪机制,持续压缩非生产性停时,确保作业流程高效顺畅。

  效率,是这里的生命线。时间倒回两个多月前,一列满载哈萨克斯坦优质小麦的班列刚驶入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62个集装箱随即被巨型吊臂精准抓起,稳稳落入等候的远洋货轮腹舱。“从班列进站到货轮启航,全程不到1小时!”现场调度员抹了把汗,语气笃定。

  这速度,源自基地创新的“一箱到底”模式——同一集装箱穿越国境、跨越山海,原箱、原封号、原产地证直达终点。叠加海关、海事、铁路共建的“绿色通道”与信息化手段,货物在港核销放行时效提升70%。

  如今,哈萨克斯坦过境中国的日用品、出口的矿产品与粮食,超8成在此集散。今年前7个月,我市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约100亿元,“钢铁驼队”正将效率优势转化为真金白银的贸易动能。

  除了便捷的物流,原产地优惠政策也让港城企业“如虎添翼”,不断加深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在江苏中金玛泰医药包装有限公司,单证员在工位上轻点鼠标,为一批急需出口至巴基斯坦的货物打印了原产地证书,整个过程从发起申请到审核通过,用时不到1分钟。工作人员解释,通过申请出口原产地证书,能享受进口国关税优惠。

  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连云港海关累计为出口至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货物签发了出口原产地证书535余份,货值高达2456.27万美元。


抢抓时代机遇

拓展合作空间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在上合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得到生动诠释。如今,上合组织已成为全球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围绕“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主题,上合组织国家在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不断打造新增长点。

  融合时代的机遇,照亮未来之路。在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合作中,我市也渐渐不再满足于做“出海口”,而主动向“合伙人”转型。

  作为“上合组织国家出海基地”的重要载体,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一直没有停止拓展合作空间的脚步。截至2024年底,园区已在中亚、东南亚等地共布局6个海外仓,其中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海外仓、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海外仓、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海外仓二期均已建成投用,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海外仓成功运营。

  内容丰富的对外交流活动,有力促进我市与各国间“软联通”“心联通”。2024年以来,园区团队先后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开展经贸招商活动;与乌兹别克斯坦铁路货运股份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拜访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上合组织国家重点物流企业……

  织网的经纬仍在延伸。向东,“连申快航”如“海上巴士”高频穿梭,串联起连云港港和上海港两大重要内外贸枢纽港口,“进了连云港,等于泊进上海港”,吸引越来越多的上合伙伴向连云港抛出了橄榄枝;向西,6条国际班列如射线般连接亚欧国家100多个站点,“一单制”服务功能延伸拓展至多个中国陆港,海运空箱提前屯驻内陆,调运成本再降15%……一张以连云港为支点的陆海联运巨网,成为支撑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间对外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一桩桩、一件件的实例正以多维度视角,细腻勾勒着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友好合作的生动图景。在这些交织的合作脉络里,连云港的身影始终清晰而鲜活。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连云港发布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