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贻本:用心工作 辛勤守护城市清洁

连云港发布
2022-05-16 10:39:40

清理海岸线、清运垃圾、清扫楼道……每日清晨,当人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年过五旬的苏贻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作为海州湾街道综合执法局的一名城管队员,他每天负责海岸线垃圾清理及棠梨小区的环境卫生清洁工作。他多年如一日,无惧严寒、忍耐酷暑,风雨无阻地守护城市清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月10日,受冷空气影响,港城迎来了降温,清晨5点多钟的海边更是冷风飕飕。苏贻本穿着厚厚的工作服,戴着手套,拿着垃圾袋等清理工具来到在海一方公园附近,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清理海岸边的木头、海草、泡沫、塑料瓶等各种垃圾。

从2017年起,苏贻本开始负责牛黄涧闸口到在海一方公园东侧海域的海岸线清理工作。这2公里多的海岸沿线,对于苏贻本来说就像自己的家一样熟悉,这些年来,这一片的海滩、礁石上都留下了他清理垃圾的身影。

处理完海岸边的垃圾后,苏贻本又开始往在海一方公园东侧走去,这里礁石密布,他随时要像“赶海人”一样找准时机,在石缝里寻寻觅觅,深一脚浅一脚,小心翼翼地靠近“目标”。没过多久,形形色色的垃圾就又装满了垃圾袋。他走过的地方,留下一片洁净。

“赶海保洁”工作既脏又累,更是实打实的“体力活”。一些泡沫、衣服等垃圾浸泡在海水里,裹着泥沙,分量特别重,苏贻本和其他保洁员往往要分工合作:一人在十几米远的礁石上用绳子系住沉重的垃圾袋,一人站在岸上用力地往上拖拽,合力将垃圾往岸边车上运送。

“每天的潮汐起伏和海浪涨落,随时都可能会将海洋里的垃圾废弃物冲上海岸线,很多时候,海岸线才清理完,一个浪潮过后,垃圾再次出现。”苏贻本说,他每天至少需要巡视三次海岸线,时刻注意海岸线的清洁状况,只要发现新的垃圾出现便立刻展开清理,每天清理处的垃圾有上百斤重。

礁石浅滩崎岖泥泞、湿滑难行,滑倒摔伤是常有的事情。苏贻本的手上遍布着数不清的疤痕,这些都是工作时不小心滑倒后,下意识地用手支撑时被海边的贝壳划伤造成的。去年,他沿着在海一方公园东侧一带的礁石寻找垃圾时,不小心滑倒了,小腿碰到了石头尖,留下了将近10厘米长的疤痕,当时流了很多血,可他只是简单地处理一下伤口,又继续投入工作。

在与大海相伴的这些年里,相比蔚蓝旖旎的海洋世界,海滩被垃圾污染后的情景让苏贻本更加印象深刻。每当想到这里,他干活的劲头更足了。工作之余,他还经常向人们宣传保护海洋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每个人都意识到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令他欣慰的是,近年来,居民和游客对海洋环保的重视程度更高了,海岸线垃圾已大幅减少,肉眼可见海岸线越来越干净。

每天清理完海岸线的工作后,苏贻本顾不上休息,还要赶到棠梨小区开展保洁工作。棠梨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属于老旧小区,居民以老年人居多。一直以来,棠梨小区的环境卫生就是个“老大难”问题,加之小区的基础设施比较陈旧,所以环境卫生工作比新建小区更加复杂,工作量也更大。如果遇到高温天气,小区的垃圾会成倍增加,工作时间也会变得更长。

除了海岸线清理和小区保洁,在疫情防控值守、护林防火、“三无”渔船整治等工作中,都能看到苏贻本的身影。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了清洁海洋的行列,越来越多的居民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城管就是城市的管理者,城市的守卫者,别看城管工作管得杂、管得小,可任何一件小事都是城市门面的大事。”苏贻本说,一座城市的干净整洁,不仅关系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还涉及对外形象的展示。想到自己的工作如此重要,他就浑身充满力量,再苦再累都要坚持下去。(记者 徐誉宁 通讯员 潘甜甜 倪叶倩)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

本地资讯精彩订阅

立即下载连云港发布客户端